榆林新闻 横山新闻 神木新闻 府谷新闻 靖边新闻 定边新闻 绥德新闻 米脂新闻 佳县新闻 吴堡新闻 清涧新闻 子洲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榆林市 > 神木新闻 > 正文

乡亲们不脱贫我不走 ——记全国社会扶贫先进个人、国网榆林供电公司干部张雷威

来源:陕西日报 2016-04-01 19:28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 郭晓斌 程靖峰 通讯员 张伟 王世华

“无功少过安然退,品茶弄孙享天伦。***事未尽,扶贫帮困勤咨询。”2015年6月25日,60岁的国网榆林供电公司干部张雷威正式退休。他在日记本上写下了这首小诗,谦逊地总结了自己16年难以割舍的扶贫情结。

16年里,他的足迹遍布榆林神木、吴堡、米脂等6个县区的沟梁峁岔,扶贫济困。

16年里,他写下了50多万字的扶贫笔记,总结出一套“一户一策、一人一法”的***方式。国务院扶贫办副主任洪天云感慨地说:“老张真是扶贫的内行。”

16年里,他在干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全身心投入社会扶贫,为此他曾愧疚地说:“挺对不起家人。”

2014年,张雷威被评为全国社会扶贫先进个人。

 把村里当家,群众就是亲人

怎么和农民打交道?这是很多扶贫干部首先遇到的一个难题。张雷威说,把村里当家,群众就是亲人。

2003年春,张雷威来到神木县芹菜沟村扶贫,村民刘爱田怀疑地问:“老张,你也是应付一下就走吧?”张雷威斩钉截铁地说:“乡亲们不脱贫我不走。”

老乡们很快就发现这个扶贫干部真的不一样:他把铺盖卷搬到村头的废弃学校,自己动手换玻璃,盘土炕,还置办了灶具。安顿好生活后,他套上骡车,白天上山挖苦菜,在田间地头了解情况;晚上找村民,三三两两拉家常。

“老张锄地拔草,没有一点官架子。”65岁的解礼兴回忆,张雷威从不把自己当外人,说话以“咱村”为先,逢到饭点,村民吃啥他吃啥。上炕盘腿,没有凳子蹲下。渴了,水缸里的大勺端起就喝。

曾与张雷威一起扶贫的张棣说,张雷威最让人佩服的就是实干精神。因为他知道,扶贫干部不仅要能和群众打成一片,还要能办成事。

16年扶贫,张雷威并不限于弄几个项目,只要是村民的事,他都是热心肠。有人到城里看病,他帮忙联系。村里谁家有个红白喜事,他按当地习俗去搭个礼。渐渐地,老乡们都把老张当成了自家人,谁家婆媳闹矛盾,找他调解;谁家杀猪,上门请他去吃杀猪菜。

“我有好几个娃在外打工,捎回来的钱变不成水,是张雷威帮我们把自来水抽上山,他比亲人还亲哩!”吴堡县薛下村的薛耀时老人对9年前的一幕记忆犹新。那天,他锄完地回家,看到张雷威拄着双拐,腿上打着石膏,在村口检查饮水管道。

原来,张雷威下乡一脚踩空,脚骨三处骨折,石膏才固定了27天,张雷威在家里再也躺不住了,他瞒着家人,偷偷跑回了村。张雷威说:“薛下村的饮水工程到了最关键的时刻,如果耽搁了,之前的苦和累就白受了。”

如今,薛下村用上了自来水,可由于耽误了治疗,张雷威的脚落下终身伤残,从那时起,张雷威就一直跛着脚奔波在乡下。妻子尚翠霞忍不住埋怨:“为了扶贫,他连命都不要了!”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办法总比困难多

张雷威扶贫点子多、看得准、有思路,被群众亲切地称为“张扶贫”。张雷威发现,扶贫要做好,不能把资金一发了事,要帮村民设计致富思路,选好致富项目,这样才能挖掉“穷根”。

李永斌、李长占是米脂县七里庙村村民,兄弟俩一直琢磨着种香菇,又担心风险大。张雷威看出他们的顾虑,2015年5月带着兄弟俩远赴山西参观香菇种植。当看到一个大棚年收入5万元后,兄弟俩终于打消了顾虑。

一路上,张雷威给他们管吃管住,开支1600余元。同行的人想不通:“凭什么他们种香菇发财,我们给垫钱?”

“一个人富了,往往能带动一群人。”张雷威有更长远的想法,让兄弟俩牵头成立一个蘑菇种植合作社,能解决村里好几户高龄贫困户的生计。

“守着黄河没水吃”一直是吴堡县下山畔村世代面临的尴尬。这里的红枣个大、味甘、色艳,远近闻名,却受制于缺水,产量一直上不去。

时任村支书丁爱国回忆,张雷威看准了症结,找来经费在塬上修建了15口集雨水窖。现在,下山畔村每年稳定产枣75万公斤,被省政府确定为“一村一品”省级示范村,当年修建的15口水窖派上了大用场。

***还需要改变传统,引进好的思路和方法。吴堡县车家塬村养蚕历史悠久,2008年以前,村里还是一家一户小作坊土法养蚕,蚕丝品质不好,相关产业一直发展不起来。张雷威找来县蚕桑站技术员,在村里建了个小蚕培育室,采用电加温加湿,避免了传统火炉温度不匀、漏烟熏死蚕苗的问题。

张雷威还借鉴烘烤红枣的原理,在车家塬村建起了双轨车的烘烤加工房,一天可烤1000多公斤蚕茧,又白又亮。他又建议县政府把桑树种植扩大到周围六个村子。如今,车家塬村自办起蚕丝加工厂,生产的产品供不应求。

吴堡县深砭焉村是个传统的养羊村,但由于饲养方式落后,品种退化,严重影响了村民养羊的积极性。张雷威从辽宁调配了三只纯种白绒种公羊,分配给养羊示范户,开展标准化养殖。在示范引领下,全村存栏羊近900只,仅养羊户均年收入3万多元。2013年,村里规划种植山地有机苹果,一方羊粪卖到了160元。一个畜牧、农业和林果互补互助,村民脱贫致富的长效机制在深砭焉村形成了。

“适度养殖,当年投资、当年见效;发展产业,次年脱贫、三年致富。”张雷威摸索出了一套适合陕北农村脱贫致富的产业链。

  致富路上,一个都不能少

在扶贫中,如何面对一些老弱病残、力不从心的贫困户,张雷威的回答是:“一个群众也不能落下,带着大家一起致富才是真扶贫。”

张雷威带着国网陕西电力扶贫团经过大量调研,形成了“项目精准+资金精准+成效精准”的陕西电力扶贫模式,把贫困户按劳动能力分为强、中、弱三类,每一类确定不同的帮扶项目。

针对有较强劳动能力,但缺项目、缺资金的贫困户,张雷威采用扶持舍饲养羊的办法,村民自购20只母羊,电力扶贫团提供5000元的圈舍补助款和一只优质白绒种羊。养牛劳动强度小,收入适中,适合有一定劳动能力的高龄贫困人口。村民自购一头秦川牛,电力扶贫团再配一头,一年可繁殖两个牛犊,年收入超过1万元;针对因病因残致贫、劳动能力弱的贫困户,张雷威采用能人带动,成立互助合作社的方式帮扶他们。

米脂县史家坬村是张雷威扶贫模式开花结果的地方,已覆盖了全村的贫困户。“现在养羊不到一年就有46只了,卖10只羊收入1万多元。”3月16日,61岁的冯有飞老人高兴地告诉记者。

扶贫先扶智。吴堡县寺沟村是作家柳青的家乡,村里的柳青小学因为修建贷款未还清,教师的工资都发不下来。张雷威知道了,不仅联系为学校还清贷款,还给学校赞助图书,更换课桌,配置了电脑。寺沟村的教育越办越红火。

2011年,寺沟村一举考上22个大学生,成了吴堡县的大新闻。孩子们考上了大学,却没钱上学。张雷威又动员国网榆林供电公司的职工捐款5.8万元,筹资25万元,成立了寺沟村柳青助学金,专门资助上不起大学的贫困学子。

扶贫要扶真贫。寺沟村村民刘继患有先天性小儿麻痹症,和母亲相依为命。张雷威逢年过节都会送去1000元慰问金,但他明白,这一点钱很难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于是,他又筹资帮刘继养起了羊,两三年后,养殖上了规模,刘继的日子终于有了起色。

“这么多年,我们摸索到了一些帮村民脱贫致富的好门道,不能在半路撂挑子。”张雷威告诉记者,让因病因残致贫的村民加入互助合作社是他下一步的打算。在米脂县史家坬村,新的养牛合作社正在筹建中,村民“好牛卖不上好价”的难题有望破解。米脂县七里庙村的蘑菇种植合作社内,新鲜的香菇破土而出,吸引了更多的村民加入……

看着自己奋斗过的穷山沟发生的变化,已经退休的张雷威依然坚持上坡下岭,奔忙在扶贫一线。他说:“想起那些还没有脱贫的乡亲,我睡不着觉。”

新闻推荐

那里同样有春暖花开 ——怀念陈忠实老师

梦野惊悉陈忠实老师逝世,我的心情是沉痛的。想不到花开正艳的时候,暮色就提前袭来,让我们进入追念他的长夜里。说起陈忠实老师,人们总是将他与小说相连。说起他的小说,人们总会说他的成名之作《白鹿原...

神木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神木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乡亲们不脱贫我不走 ——记全国社会扶贫先进个人、国网榆林供电公司干部张雷威)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