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大棚内长势喜人的西红柿 刘生强摄
张锦国 高坤 王斌 刘生强
土能生万物,地可出黄金,这是人们对土地的美好期盼。走进神木县,一座座温室大棚内蔬菜长势喜人,一个个养殖小区里牛羊膘肥体壮,一家家农副食品加工厂里机声隆隆……近年来,神木农业发展通过设施化生产、生态化经营、产业化推动,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主要目标,以四大农业产业为主导,实现粮食连续十一年增产,既保了农民的“粮袋子”,又鼓了“钱袋子”。2014年,神木县农业产业发展取得丰硕成果,粮食产量达22.2万吨,增长1.8%,创历史新高,全县农民人均收入达到13622元,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很大程度上源于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
科技带头——粮食综合产能提高
神木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园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样板,它以发展设施农业、高效农牧业和观光农业为主体,已成为省内领先、国内知名的现代特色农业科技示范园区。
“化肥和农药的使用,使土壤破坏严重,如果使用酵素菌产品土壤可以逐渐恢复到原来的土质。”达沃特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产厂长任平升这样说。入驻该园的达沃特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是与韩国先进科技公司合作的一家生产酵素菌的企业,科技的投入让该企业的前景看好。
酵素菌技术所独有的各类菌群能够高效彻底分解化肥残留物和土壤中不可分解的各类物质,改善土壤结构,保水保肥,而且能够彻底杀灭土壤中的病原菌,使农作物能在最好的土壤环境中生长,从而保证农作物的产量与品质,提高经济效益。
实验数据显示,同一块试验田往年的出苗率不到60%,将该公司产品与有机肥混合使用后,出苗率可以达到90%以上。目前,神木县达沃特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产品已经下线,各类微生物菌类实验均已成功,具备规模生产条件,正在逐步推广阶段。
在科技企业发展为现代农业发展注入新活力的同时,神木县农业局也采取有效措施助力粮食增产。据介绍,神木粮食生产按照“稳面积、调结构、提单产、促丰收”的要求,狠抓粮油高产创建活动着力挖掘农业生产潜力,强化良种良法配套实现藏粮于技。今年,神木农业发展持续推进“三个百万亩”工程(百万亩玉米、马铃薯、小杂粮高产集成技术推广)、玉米标准化生产工程、旱作农业工程等,推进“7884”粮油高产创建活动。同时,引进推广种植夏马铃薯500亩,调配良种12.2万斤;实施马铃薯“一亩田”工程5000亩,调配良种100万斤,为全县繁育良种。组织实施玉米新品种展示23个,马铃薯展示、示范6个,谷子新品种示范5600亩,展示、示范可望获得成功,为明年农户选种提供科学依据。实施12.29万亩地膜覆盖,其中地膜玉米完成11.41万亩,预计较大田作物增产15%以上。以“节肥、节水、节土”为方向,测土配方施肥面积达到60万亩,使得耕地质量有提升,实现藏粮于地。
品牌红利——示范带动能力增强
今年,神木坚守耕地红线,农作物播种面积将稳定在78万亩以上,粮食产量保持在20万吨以上,坚持以规模化布局农业。发挥农业园区的示范带动作用,做好尔林兔农业园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扩展西沟丰禾农业园辐射带动功能,加快发展西沟、麻家塔近郊农业,力争省级示范园达到4个、市级示范园达到6个。
同时,神木县大力加强特色农业基地建设和设施农业发展,继续开展规模种植养殖大户奖补,计划新增家庭农牧场50个、休闲农庄15个、“一村一品”示范村20个,发展优质专业合作社100个,新建日光温室500亩、蔬菜大棚500亩。在实施高产创建中,神木大力推进“三个百万亩”高产集成技术推广、旱作农业示范工程,广泛开展良种选用、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防治等农技服务,着力提高单产,改善品质。持续开展引种和肉羊育种胚胎移植项目,完成种羊引进1300只,实施肉羊胚胎移植5000例。
在探索农产品深加工的道路上,神木县坚持以产业化、品牌化增加效益。县上集中涉农奖补资金,扶持壮大一批大型种养加龙头企业,引进一批高科技龙头企业,发展一批储藏、流通企业;注重品牌建设,重点打造以神木黑豆、神木羊肉、神木红枣等为代表的农牧业品牌;增强农资储备能力,启动农资储备库、粮食储备库建设。
神木县锦界镇袁家沟村属于开放型小规模河谷沟道地类,四面地势较高,为起伏沙丘地类,植被较为稀疏,沟道内地势平缓,多为下湿沟台地,水资源相当丰富,所生产的夏洋芋色泽光滑,个大、商品性好,是神木人争相抢购的“明星”洋芋。
该村夏洋芋种植户袁交岐这个夏天心里真是乐开了花,他家种植的6亩夏洋芋喜获丰收卖上了好价钱。他算了笔精细账说:“今年夏洋芋价格好,每亩按4000元算,6亩地算下来仅夏洋芋就收入2.4万元,接下来将种植秋白菜,加上养殖的收入,今年可收入近6万元。”像袁交岐一样因为种植洋芋而收入不错的种植户还有很多,他们抓住机遇让袁家沟夏洋芋成为家喻户晓的“驰名”品牌。
近年来,神木还出现了高家堡雷家墕红葱、石峁小米、袁家沟洋芋、瑞平有机蔬菜等农业品牌,“一村一品”模式的村域经济发展之路正显现出强大的生命力,示范作用也逐渐增强。今年在“一村一品”示范村建设上,全力推进栏杆堡高家沟、前畔、店塔草垛山等11个一村一品示范村和太和寨刘家畔、大保当仁家伙场等10个农业示范点建设,其中栏杆堡镇前畔村、太和寨办解寨和墩梁村实施200余亩谷子机械化种植试验,可望取得好成效。
特色突显——农业转型步伐加快
“现在正值板蓝根生长期,要适度浇水,及时追肥,勤锄草松土,加强管理,及时防治病虫害,确保丰收又丰产。”年仅27岁的段君奇2009年当兵复员后,就一心想着自主创业走出致富路。考虑到板蓝根生长适应性强、对气候和土壤环境要求不严的特点,段君奇用了几年的时间,投入65万元,在大保当镇高海畔村种植了620亩板蓝根,带领当地群众共同致富。
据了解,今年神木农业发展以产业多样化为手段,使现代特色农业水平不断提高。种植药材面积达到1.3万多亩,主要集中在尔林兔、中鸡、大保当、锦界和栏杆堡等镇,主要以种植板蓝根、黄芩为主,占到80%以上,还有金银花、沙参、射干、毛知母、柴胡、泽兰等药材,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迈出新步伐。
今年,在高家堡镇河北村,试验种植水稻50亩,为恢复神木县传统水稻种植产业,调整产业结构做出探索。目前,水稻长势状况良好,其他各项工作进展顺利。在西沟四卜树、马镇、万镇等地试验研究及示范种植红枣矮化密植丰产促成技术300亩。在禾泰、金元、丰禾示范园试验种植沙地肉苁蓉栽培技术引进试验研究10亩。
“职业农民就是农民在劳动的过程中不断学习,具有一定的农业科技知识”。神木西沟办事处的职业农民李瑞平这样说。他说富源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初建时,他们最大的问题是不懂农业技术,聘请技术人员解决农作物的生长问题,可长期聘请专业技术员花费实在太大。得知职业农民培训开始后,李瑞平踊跃报名,成为神木县第一批职业农民中的一员。
现如今,一座座大棚里,黄瓜、豆角、青椒以及葡萄均长势喜人。李瑞平说这里的蔬菜、水果都是纯天然的绿色食品,每天早晨,他们都会拉着蔬菜和水果到城里去卖,以最优惠实心的价格卖给老百姓,让他们吃得开心、放心。
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发展现代农业的战略选择,也是有效破解“谁来种地”、“怎样种地”的有效途径,打造一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将为现代特色农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预计至2017年,神木县将培育1000名新型职业农民,其中生产经营性400名、专业技能型300名、社会服务性200名、新生代型100名。
如今,神木农业发展掀起了新高潮,田间地头也逐渐换新颜。一片片充满生机的田野,一张张熠熠闪光的特色名片,一家家蒸蒸日上的龙头企业,正演绎着神木现代特色农业发展的欢快进行曲。
新闻推荐
梦野惊悉陈忠实老师逝世,我的心情是沉痛的。想不到花开正艳的时候,暮色就提前袭来,让我们进入追念他的长夜里。说起陈忠实老师,人们总是将他与小说相连。说起他的小说,人们总会说他的成名之作《白鹿原...
神木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神木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