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人员拆装液压支撑设备
热播剧《唐顿庄园》中,“英式管家”一词给所有人留下深刻印象。他们身穿笔挺的燕尾服,头发梳得光亮,无微不至,忠心耿耿打点一切事务,做全天候的“跟班”。
在陕西,陕煤化集团神南产业发展公司以其精湛的技能,一站式的服务,被冠以煤炭行业“管家”之称,目前正在全力打造“国内一流煤炭企业综合服务商”。这无疑是一次从技术到服务的颠覆式革命,一次战略升级和改组,一条符合产业特点、紧跟时代脉搏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经历了“黄金十年”的煤炭行业如何“过冬”?神南产业发展公司给出自己的答案:变被动为主动,在“危”中寻“机”。
做大煤炭生产专业化服务的“蛋糕”
神南产业发展公司董事长、总经理乔少波站在一幅巨大的市场区域分布图前说:“煤矿建到哪,我们的红旗就插到哪。”
与其说这是一幅市场分布图,不如说这是神南产业发展公司的数据库。每一面红色旗子,代表着一家已服务客户,红旗所到之处,就是业务覆盖之处,服务的内容,有搬家,有维修,有培训,有救护……形成一条纵横南北,贯穿东西的庞大产业服务链。
2014年,公司以神木县为圆心,对方圆300公里,年产能力在100万吨以上的陕晋蒙144家煤矿企业,进行全覆盖式的调研,仅行程就达到12万公里。
“怎么从‘危’中寻‘机\’?只要我们发挥好自身的集约优势,既能保障客户的生产,又能降低客户的成本,何乐而不为呢?”神南产业发展公司董事长、总经理乔少波认为,公司提供的服务,涵盖了包括煤矿生产企业的服务;煤矿矿用大型设备的修理及配件的加工与制作;煤矿矿用大型设备的采购与租赁;矿山救护与消防;工程质量监督和检测;地质测量服务;职工培训;煤炭质量检测;煤矿工作面准备;煤矿矿井巷道掘进等一系列盈利点,使得一次交易相当于多笔传统交易,意味着更多的商机和增值空间。
作为其中的关键环节,商业模式的创新意味着企业转型变得实实在在:煤炭产业的专业化、集约化发展促成了煤矿生产专业化服务行业发展,也让神南产业发展公司这样的“煤管家”如鱼得水。长远看,这种创新本质上是企业竞争能力、盈利能力的提高,以及发展空间的拓展。
乔少波的雄心,远远不止于此。商业模式的创新,让他底气十足,下一步,公司会将服务的半径,从方圆300公里增长到500公里,甚至700公里——这700公里范围内的煤炭生产企业,产值约占全国的五分之一。
截至目前,公司营业收入达8.06亿元,外拓市场产值1.26亿元。未来公司的营业收入将达30亿元,利润2亿元。
截至11月底,公司产值14.4亿元,外拓市场产值1.6亿元。
“煤机医院”解决各类疑难杂症
公司下设机电设备管理中心、机电设备维修中心、掘进中心、搬家中心、神南矿区矿山救护大队、工程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培训中心、地质测量中心,各个生产中心依托各自特点,形成有效联动,发挥专业优势,在当地形成了良好的口碑。
以搬家中心为例,2012年,搬家中心提前40天,安全快速完成了三道沟煤矿85201首个7米大采高工作面安装。“不论是技术、质量还是专业化程度,那次大采高工作面的顺利安装,都是一个标杆和样板。”神南产业发展公司党委书记徐国强告诉记者,三道沟矿85201工作面设计推进长度3000米,工作面长300米,运距11200米,搬家公司选用的是WC80Y型支架搬运车,该车宽约4米,自重46.5吨,支架最重达到82吨,装车后总重量约130吨,在装、卸支架过程中,由于支架车2个绞车钩头相对较大,再加上2条附加推移油缸较重,司机在装卸完一台支架时常是汗流浃背,同时,该车在下坡运输时常会出现“摆尾巴”现象,给下坡运输带来很大困难。
2014年,搬家中心在25天时间里,完成陕西有色榆林煤业公司杭来湾矿30103工作面安装工程,并创造了安装质量、运输设备安全无损伤、现场文明施工“三个第一”。
在维修中心的车间,各类待修、维修、已修设备整齐摆放,工人们紧张的忙碌着。“形象地说,维修中心就是煤机医院,可以解决各类疑难杂症,大到整台煤机,小到电气开关、液压立柱都能修。”
徐国强讲起了一件事。今年2月27日晚上9点,内蒙古察哈素煤矿向维修中心打电话求助,该矿井作业面的一台采煤机摇臂发生故障,整个煤矿停产。
这天夜里,大雪封路,维修中心工作人员连夜从神木县发出,28日凌晨2点多赶到煤矿,此时,摇臂已经抱死,根本无法启动。
摆在大家面前的第一个问题是,摇臂太大,不具备升井维修,必须在井下现场维修,可是摇臂损坏严重,维修需要将摇臂全部拆解,国内还没有这样井下大规模维修的先例。
工作人员在井下确定了维修方案,决定对摇臂进行彻底拆解。这无疑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挑战,仅拿运输一个大部件这项,在车间里轻而易举,可井下运输大行星架时,先用绞车将大行星架运至机尾处,又临时为此制作了一个运输小车,利用刮板将其一点一点运到煤机旁边,足足用了一个作业班的时间。
第二个问题出现了,当时大小行星架已经抱死粘连在一起且变形、倾斜,怎么拆解?工人们用三个千斤顶,制作工装将其拆除。
整个维修期间,工人们每天休息不足五小时,轮流倒班作业,终于在3月3日晚,将摇臂维修完成,并配套至采煤机上。
让高技能人才的精神得以延续
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占领技术制高点最显著的标志就是拥有自己的人才队伍。
为了发挥高技能人才带徒传技的能力,创新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2015年,由陕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批准,神南产业发展公司“张文斌技能大师工作室”正式成立。
神南产业公司副总经理、全国劳动模范、中华技师大奖获得者张文斌担任首席技能大师,4名高级技师和10名技师组成工作室,集中了公司煤矿综连采设备维修方面的技术拔尖人才,以培训技师、高级技师为重点,以提升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为核心,培养和造就一批技艺精湛、技能高超和有较强创新能力的高技能领军人才。
在外拓市场的关键转型期,如何让一批高技能人才的精神得以延续?张文斌认为,必须有先进的管理理念、高效的运行机制、过硬的专业技术、优秀的管理团队和一流的员工队伍。
张文斌曾担任公司维修中心主任,每次进入车间,看着大修设备替换下的许多旧件闲置下来,便尝试利用旧件改造一个测试平台。
他自己动手操作,很快就成功了,从此解决了矿区以前无法测试采煤机直流电机和关键电气件的问题,为维修的基础设施填补了一项空白。
除此之外,张文斌还自主改进并编制了引进美国久益12CM连采机及6LS05采煤机电气系统的组装工艺和大修标准,仅此一项每年就可节约大修资金近千万元。
工作室成立至今,已完成7LS采煤机24V电源稳压技术改造、采煤机稳压电源项目、中部槽销排齿焊接修复、水泵智能试验台、中部槽耐磨补焊机等12项技术革新成果,编写完成《综采设备维护保养及故障处理参考手册》、《可编程序控制器与变频技术》等8本指导性书籍,为公司技术人才提供了资料库、数据库和查询库,为产业培训人才提供了新的渠道,在企业的转型期,攻克了一个个难关,解决了一次次技术难题。
由张文斌带出去的徒弟,分布在神南矿业公司的各条战线上,在大西北的荒漠中砥砺前行,奉献自己的汗水和智慧。
文/本报记者宋雨图/本报记者吴岸彪
新闻推荐
“你们演的真好,你们以后能不能经常来!”刘奶奶抓着志愿者王佩军的手久久不放。3月4日,陕煤集团神南产业发展有限公司20余名青年志愿者,带着精心准备的表演节目和慰问品来到神木县综合福利院,开展了“...
神木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神木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