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新闻 横山新闻 神木新闻 府谷新闻 靖边新闻 定边新闻 绥德新闻 米脂新闻 佳县新闻 吴堡新闻 清涧新闻 子洲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榆林市 > 神木新闻 > 正文

保护生态关注遗鸥 ——“陕津两地共同关注遗鸥行动”掠影

来源:陕西日报 2015-07-02 18:50   https://www.yybnet.net/

在湖心岛上,雏鸟发育很快,75天左右与成鸟体重相差无几。

蓝天白云、碧水黄沙,在中国最大的沙漠淡水湖——神木县红碱淖,栖息着数以万计的世界濒危鸟类遗鸥,受到世人的广泛关注。

目前,遗鸥繁殖地位于陕西神木红碱淖,越冬地位于天津滨海新区。6月19日,陕西日报和天津日报在红碱淖签署了《“陕津两地共同关注遗鸥行动”战略合作协议》,决定在保护区工作人员和鸟类专家的指导下,对遗鸥的繁殖地和越冬地进行科学考察,通过媒体报道、图片展、宣讲会等方式,呼吁全社会关注遗鸥生存现状,推动遗鸥自然保育进程,为遗鸥保护和宣传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遗鸥,又名“黑头鸥”,意为“遗落之鸥”,被列为世界级珍稀鸟类,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遗鸥曾一度在全球消失,直到上世纪二十年代才重新被人们发现。十多年来,大批遗鸥移居红碱淖,种群数量约占全球80%。

每年4月初,遗鸥就会从越冬地飞抵红碱淖,5月产卵孵化,一月后幼鸟破壳,育幼与育雏阶段在6至7月份完成,8月份开始迁徙至天津越冬。

“遗鸥最初在红碱淖发现是在2000年。”陕西省动物研究所研究员肖红说,由于原繁殖地内蒙古桃力庙—阿拉善湾海子水位下降,湖心岛消失,到2003年遗鸥全部迁到红碱淖进行繁殖,种群数量从最初的27巢100多只,发展到2011年的7500巢1.5万只。

据悉,随着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影响,近年来红碱淖水面持续萎缩。据中科院卫星遥感影像资料测算,1997年红碱淖湖面为55平方公里,2002年降到45平方公里,到2013年仅剩下32.6平方公里。面积萎缩,水位下降,导致湖心岛减少,迫使部分遗鸥开始寻找新的繁殖地。近3年来,遗鸥数量每年维持在4500余巢1万只左右。

为了留住遗鸥,保护生态环境,去年红碱淖景区把已经连成半岛的岛屿,通过人工建设,重新恢复成遗鸥赖以繁衍的湖心岛。可喜的是,从去年以来,人工恢复的湖心岛都有遗鸥进行繁殖。另外,红碱淖景区还在遗鸥繁殖期间开展定期巡护,并在重点区域设立了宣传牌、警示牌和围栏,进一步加大对遗鸥的宣传保护力度。

目前,红碱淖正积极申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旨在最大限度地为遗鸥营造良好的生存环境,努力让这一世界濒危珍稀鸟类,在“大漠神湖”红碱淖能够世代繁衍生息。

本报记者 刘强/图 王永锋 鲁明智 艾永华/文 

图编:陈丹 张辰

新闻推荐

榆林企业首次登陆新三板

本报讯(记者白亮)11月10日下午,陕西通海绒业股份有限公司新三板挂牌仪式在北京举行,这是榆林企业首次登陆新三板。榆林市委、市政府给予该企业200万元重奖。2013年以来,榆林市及神木县两级党委、政府...

神木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神木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保护生态关注遗鸥 ——“陕津两地共同关注遗鸥行动”掠影)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