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新闻 横山新闻 神木新闻 府谷新闻 靖边新闻 定边新闻 绥德新闻 米脂新闻 佳县新闻 吴堡新闻 清涧新闻 子洲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榆林市 > 神木新闻 > 正文

今年5月,首批国家级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公布,陕西省一市三县进入名单。作为25个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划定区域,同时也是陕北高原大绿化工程、陕西省全面治理荒沙工程主

来源:陕西日报 2015-06-19 18:51   https://www.yybnet.net/

新中国成立以来榆林生态建设的成果有目共睹

?资料照片

本报记者 姚志伟

前不久,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等11个部委联合下发通知,公布国家级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名单,榆林市作为陕西省唯一一个入列的地级市,将和名单中的其他地区一起,在生态中国建设中,扮演先行者的角色。

 环境脆弱累积治理经验,奠定榆林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地位

“榆林市之所以能被确定为国家级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现实的考量。”6月5日,榆林市发改委一位负责人表示。

据介绍,地处毛乌素沙漠和黄土高原过渡地带的榆林市,在国家生态布局中有着特殊的地位。从国家角度来说,这里是国家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天然林保护、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的核心区域,被列入了25个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范围。对于陕西而言,榆林的国土面积达4.3万平方公里,约占全省的1/5,是全省面积最大的市。同时,榆林也是省委、省政府实施陕北高原大绿化工程、陕西省全面治理荒沙工程的主战区。榆林被列为国家级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对于构建全国生态屏障和加快“美丽陕西”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与此同时,榆林拥有丰富的生态治理经验。60多年来,榆林人以坚韧不拔的精神与恶劣生态环境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通过持之以恒的进行“北治沙、南治土”,建成了靖边县牛玉琴治沙示范区、定边县石光银治沙示范区、榆阳区沙地植物园等重要的治沙实验基地和示范基地,遏住了黄沙侵蚀,新植了层层翠绿,实现了绿“锁”沙“喉”、人进沙退的“大逆转”,使陕西成为全国第一个有望完全“拴牢”流动沙地的省份,榆林的治沙经验得到全国乃至联合国的广泛认可和表彰奖励。

另外,榆林市生态建设的潜力巨大。榆林属于典型的生态脆弱区和敏感区。近年来,伴随着资源开发带来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现象日趋严重,全市煤炭采空区面积达2900平方公里,塌陷面积362平方公里。地面塌陷导致地下水系破坏,地下水位下降,地表水断流,湿地面积萎缩。仅神木县境内就有10条河断流、20多眼泉井干枯,全市湖泊由开发前的869个减少为79个。因此,榆林在生态建设方面具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去年,榆林市被国家确定为28个‘多规合一’试点地级市之一,也是陕西省唯一的一个。现在又被确定为国家生态示范区。可以说,榆林迎来了生态保护和建设的最佳机遇期。”前述发改委负责人告诉记者,所谓“多规合一”,就是把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四大规划合为一体,把各种形式的土地利用融合到一张可以明确边界线的市域图上。“‘多规合一\’试点和生态示范区试点完全可以统筹推进,哪些区域是生态建设重点区域,这些区域该怎么建设都可以进一步明确,这对榆林市的生态建设意义重大。”他说。

  突出创新示范,为国家生态保护与建设探路

“示范区建设要重点突出创新、示范两个方面,积极探索生态保护与建设的规划实施、制度建设、投入机制、科技支撑等方面的经验,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国家发改委、科技部等11部委在《关于印发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名单的通知》中明确要求。

“按照国家的要求,结合榆林市的实际情况,我们初步计划以建成5个示范区为载体,真正打造‘榆林版’的生态示范区。”榆林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一方面,榆林计划建成沙漠治理与荒漠化治理示范区。创新治理模式,在继续坚持植物固沙、工程治沙、旱地节水,建立“带、片、网”相结合防风沙体系的基础上,以科技为支撑,开展新品种试验、新技术研究,打造半干旱地区的荒漠化治理新模式。他说:“毫不夸张地说,榆林治沙目前已经达到全国示范的水平,下一步怎样提升、怎样转型、怎样实现机制创新将是我们重点探索的内容。”

另一方面,榆林希望能在黄土高原丘陵沟壑水土保持生态功能方面发挥示范作用。依据榆林市的自然条件和水土流失状况,针对山区、丘陵、沙区的不同特点,划分不同生态类型区,确立不同的治理模式,合理配置治理措施,使全市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

另外,该负责人还介绍了榆林市在其他三个方面的创建思路。分别是:建立资源开发与生态治理统筹示范区。针对资源开发特别是煤炭资源开发过程中,通过建立完善机制体制,做到开发与保护同步;建立生态工业与资源循环利用示范区。按照循环经济的理念,整合现代工业生产中的关键技术,在工业园区内建立以清洁生产企业为主的工业生态链,达到资源利用与配置的最佳化、废弃物生产最小化的目标;建立生态农业示范区。重点对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控制、规模化养殖废弃物资源化生态化综合处置、安全食品的污染物质源头控制、生物质能太阳能为主的农村再生能源利用、污水湿地处理技术及湿地植物资源化综合利用等进行综合示范。

五年绿化大行动,拉开示范区建设序幕

“国家级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建设,造林绿化是关键。我们在‘三年大植绿’的基础上,从今年开始,又启动了新一轮的五年绿化大行动。”榆林市林业局副局长吕学斌说。

据了解,为了进一步加快塞上生态名市建设进程,2012年,榆林市开始实施三年植绿大行动。在之后的3年时间里,先后实施了环榆林城防护林带、城市绿化、飞播治沙、千里绿色长廊建设、能源开采企业绿化、千村万户绿化、河流水系绿化、林业产业化建设等8大林业重点工程,累计完成造林303万亩。截至目前,全市现有林业用地面积3941万亩,占国土面积的60.3%,其中森林面积2157万亩。森林覆盖率由2011年的30.7%提高到33%,北部沙区仅存的50万亩流动沙地得到了全面治理。

在此基础上,今年3月,榆林市又出台《生态建设绿化大行动实施方案》,决定再用5年时间,投资108亿元,完成造林250万亩,使全市造林保存面积在2020年达到2400万亩,林木覆盖率达到36%以上。重点实施城市绿化、绿色长廊、沙地治理提升、千村万户绿化、林木资源保护、河流水系绿化、资源开采企业造林绿化、林业产业化建设、退耕还林9大林业工程,并推进百万亩樟子松基地、百万亩长柄扁桃基地、百万亩优质红枣基地、百万亩“两杏”基地、百万亩沙棘基地这五个百万亩造林基地建设,实现“南部林果飘香、北部绿染沙漠、矿区绿化美化、城乡翠绿环绕”的生态建设目标。

为了确保五年绿化大行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榆林市制定了严密的保障措施。其中,针对“多规合一”试点任务,榆林市明确提出要优化调整土地利用总体布局,完成林地、湿地调查摸底和红线划定工作,重点完成“林地保护与利用研究”专题任务,编制全市林地保护利用2021——2030年总体规划,科学合理规划农业发展和生态安全用地。

“今年春季,我们的新一轮造林绿化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涌现出神府高速两侧、府店公路两侧等一批有规模、有质量、有科技、有产业化的新典型,为生态保护和建设示范区建设开了一个好头。”吕学斌说。

另外,由榆林市环保局组织撰写的《榆林市生物多样性调查与评价研究专题报告》也已完成。该报告对全面掌握区域生态环境总体状况和变化趋势,了解现存珍稀物种及其生境状况,摸清煤炭开采、水资源利用等主要影响因子对生态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及其程度将起到重要作用。

新闻推荐

多措并举全面提升旅游综合服务能力

榆林市旅游外事(侨务)局上半年,全市共接待国内外游客942.6万人次,同比增长10.8%;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9.4亿元,同比增长9.8%。旅游业作为全市“稳增长、促投资、惠民生”的转型产业取得一定成效。全市石...

神木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神木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今年5月,首批国家级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公布,陕西省一市三县进入名单。作为25个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划定区域,同时也是陕北高原大绿化工程、陕西省全面治理荒沙工程主)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