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府办公厅 张飞
春节期间,与神木老家的朋友闲聊,深感借贷危机带来的创伤和阴霾仍未散尽。从名噪全国的“神木模式”,到网媒热炒的老板“跑路”、全民“追债”,神木人民经历了一场冰火洗礼。痛定思痛,神木重整旗鼓,迎接凤凰涅槃的新生。
高勋是我们公草湾村从事养殖业的80后农民企业家。在煤炭行业鼎盛时期,村里雄心勃勃的年轻人都想一夜暴富。他说:“2010年,人们挖空心思筹钱投向煤炭产业,我却成立了大家都看不上眼的养殖公司,赚大家眼里的‘毛毛钱\’。5年过去了,我的公司越办越红火,当年赚大钱的人却都跑的跑、关的关……”聊天中,大家说起村里一个知名人士,把全部资产放入典当行,倾家荡产后,现在租了几百亩地育苗,起早贪黑,从零起步。旁人插话说:“只有脚踏实地,苦干实干,才能挣到大钱。”这也许是无数经历过一夜暴富又回到起点的神木人得到的最大“财富”。
席间,偶遇一“潜伏”回家过年的“跑路”人,想当年借几百万都不用打条子、也从不为花钱伤脑筋的“牛逼人”,他的欠款基本都是亲朋好友的担保贷款,可如今,资金和信用链条齐断,无家可归、无友可投、无钱可借。面对我们,他自惭地说:“当初靠高利贷投资煤炭行业确实赚了不少钱,后来投资不当,又不爱惜钱,而今企业转不动了,投资打了水漂,一屁股债还不上。唉!失去的不光是钱,最重要的是把信誉搞没了。”此次危机,越来越多的神木人切身体会到诚信才是立足之本、发展之源。
当民企难以得到国有商业银行的金融支持时,民间借贷便应运而生。神木的借贷危机就是在这一背景下产生的。当时神木“人人都是典当行”。高勋比较幸运,在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下,他通过免息贷款才创办了村历史上第一家企业。他深有体会:“公司要发展壮大,必须走产业化、规模化、高端化路子,解决资金是大问题,养殖业利润小、回本周期长,多亏政府给了我这么多扶持政策,我才有今天。”神木的发展离不开民营企业的贡献,省上去年在神府开展民营经济转型升级试验、省直管县试点等,对民营企业在税收、产业引导、资金扶持等方面给了一系列优惠政策,特别是加大了对小微企业融资的支持力度,解决了“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为小微企业茁壮成长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创新是发展的不竭之源。经多方考察,如今,高勋正在筹备建设羊肉加工厂,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更厉害的是,他善于创新营销模式,利用微信、QQ等电子商务平台,开始网络营销,他的“香羊”已成为远近闻名的“抢手货”。神木的资源产业相对饱和,但现代农业和一些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的投资机会大量涌现,对创新投融资方式提出了新要求。“只有准确把握投资方向,大胆创新发展思路,把依靠要素投入的粗放型增长转变为主要依靠创新的集约型增长,动脑子、闯路子,才能‘钱\’途无限。”高勋说神木多年来“一煤独大”,企业家无暇顾及一、三产业,政府对煤炭行业的高投资无形中又强化了这一点,导致产业结构严重失衡。如今,随着越来越多的煤矿枯竭、煤企关停,越来越多的神木人意识到,单纯“靠煤吃煤”不是长久之计,开始思考煤挖完了该咋办。省委书记赵正永到神木县调研时强调,“一些企业过去单靠煤炭价格上涨拉动经济增长的路子是行不通了,这也是一件好事,使我们汲取教训、倒逼转型。”在省领导的关心和指导下,神木县委书记和县长走出家门推销“神木兰炭”,市场一片叫好,京津冀地区将神木兰炭列为政府补贴的清洁能源之一。兰炭的出省外销拉开了神木经济转型的序幕,部分煤企开始摆脱简单的挖煤卖煤,着手筹划煤炭深加工、光伏发电、装备制造、文化旅游和现代特色农业等新兴产业,神木“二次创业”方兴未艾。
“千年难遇雨浇春”。羊年初一恰逢雨水节气,洋洋洒洒的雪花从天而降,伴着习习春风悄悄地融进泥土里。放眼窗外,神州纳新吐绿,神木新蓝图正徐徐展开……
新闻推荐
今年5月,首批国家级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公布,陕西省一市三县进入名单。作为25个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划定区域,同时也是陕北高原大绿化工程、陕西省全面治理荒沙工程主
新中国成立以来榆林生态建设的成果有目共睹?资料照片本报记者姚志伟前不久,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等11个部委联合下发通知,公布国家级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名单,榆林市作为陕西省唯一一个入列的地...
神木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神木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