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新闻 横山新闻 神木新闻 府谷新闻 靖边新闻 定边新闻 绥德新闻 米脂新闻 佳县新闻 吴堡新闻 清涧新闻 子洲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榆林市 > 神木新闻 > 正文

民间美术奇葩——陕北匠艺画

来源:榆林日报 2010-10-12 13:03   https://www.yybnet.net/

文图/刘香妮

黄河中游,长城沿线,黄土大漠,陕北之北,这是中华民族一块独特的文化圣土。在这片黄土文化和草原文化交相辉映的独特地域,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长河中所诞生出的各种艺术形式也同样在这里生根发芽,生生不息。作为与陕北农民生活紧密联系的民间美术奇葩——匠艺画,虽历经沧桑沉浮,最终却得以顽强地传承下来。

写在墙上的画

陕北匠艺画分布在南北各乡镇,历史渊源相当久远,据估算至少也有几千年的历史,大概在象形文字产生之后就出现了,当时据说是有钱的大户、官宦人家用来装饰房屋及庭院用的。后来匠艺画逐渐演变成以一定地区、民族或一定社会阶层人们的日常活动、生活风貌、民俗风情、宗教祭祀等为题材的绘画。

在陕北,匠艺画主要以壁画、炕围画、民间风俗画为代表,三大类匠艺画根据其实用性的不同,具有各自鲜明的特征。它们大多以浓郁的地方文化特色、乡土情趣为主题,在民间艺术百花园中以其淳朴、稚拙的美术形式而独树一帜,自成一体。

壁画基本内容一直以庙宇里的传统壁画最具代表性,主要以民间传说、神话故事、典故延伸的民间艺术形式体现,它也是绘画表现现实生活的重要画料。

炕围画是早期有钱富裕的家庭请画匠创作,主要用来装饰美化房屋、窑洞。炕围画是民间美术的一个品种,根植于民间家家户户,来源于生活,有着特定的内容和布局。炕围画漂亮绚丽,透着神话气息但又不奢华,一般传统题材为各式各样的万字边、龙凤土案、牡丹、青字等,其大多体现了富贵、吉祥等寓意。面对质朴艳丽的画面,我们无不为民间艺术家们丰富的想象力而折服。

民间风俗画是以一定社会阶层的审美趣味为依据,以纪实再现的手法描绘日常生活风情,表达作者对生活的赞美和热爱,对风土人情的认识和关怀,对现实生活中丑恶现象的嘲讽和揭露。民间各式各样的风俗实体画,分别代表着各自的寓意。

刻在心中的情

陕北匠艺画在民俗和美学方面都具有重要价值,是民间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历史悠久、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有着浓厚的地方文化特色,融合美学、心理学等多种元素,无不体现出极高的艺术和观赏价值。

匠艺画的创作,不以形式炫人耳目,怎么画,全从感情需要出发。画匠们是用心灵去追逐美好的憧憬。创作过程也迥异于正统的国画、油画、版画,作画前无需再度深入生活,面对一张白纸,只需有了腹稿,便可信手拈来。作画在立意、选材、表现上都能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

匠艺画表现题材广泛,生产劳动、民俗民风、历史故事、民间传说、花鸟虫鱼等无所不有,多为吉利、喜庆、欢乐、充满美好理想和愿望的寓意。由于作者群中生活经历、爱好的不同,在作品的表现上也有差异。

匠艺画在表现手法上往往不注重物象间的实际比例关系,而是用心灵赋予它们应有的空间,如鱼比船大、人比树高。农民作画不受透视法束缚,不强调视觉上近大远小、近清晰远模糊的视觉现象,这种表现手法反映出农民在绘画过程中是用心描绘的,它不是物象外表的客观再现,而是生活之理、自然之理的传达。

匠艺画构图讲究丰满,很少有大块空白,这种审美观点反映到他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室内陈设大柜小橱、樽罐掸瓶,各种摆设都要布满;种田就要苗齐苗壮,不要缺苗断垄;家庭成员组合要儿孙满堂,合家欢乐,幸福美满,“满”就是美。表面上看这是一种普通的审美意识,实际上是一种积极向上的、对世界充满信心和美好愿望的人生观的折射。

匠艺画从大的布局到具体的造型、服饰、背景、道具及赋色等,无不在装饰上妙用匠心,以获取美的意境。对于画面上的大色域,总喜欢绘以图案,以打破单调感,这种添加是有寓意性的添加,比如在房屋墙上加绘公鸡,取吉利内涵。还有联想性的添加,如画梅花鹿,就在鹿身上加画梅花花朵。在构图上喜欢用对称手法,以求稳定美感。

从创作工具来看,主要有笔、墨、纸、砚、尺子、立粉的斗子、粉线布袋、草刷等简单工具。民间传统壁画代表性作品有《菩萨像》《佛祖像》《五道像》《金刚像》等。炕围画代表性作品有《墙围画》《十字蜂窝材》《二十四贤孝》《金砖漫地》《土地爷》等。风俗画代表性作品有三大类:一是家庭室内画,如财神、风景等;二是家庭摆设,如花鸟山水画、墙壁上画的花鸟动物画等;三是庙宇壁画,如人、兽、神等画像。

留给未来的思索

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趋势的加强,我国的文化生态发生了巨大变化,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强烈冲击,人们渐渐忽略民间传统绘画的艺术价值,认为它难登大雅之堂,错误地认为这是低俗的文化,开始排斥甚至遗忘它,再加上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新型室内装饰材料和装饰画的出现,逐步取代了传统的匠艺画,保留下来的一些绘画也大部分在解放时期、文化大革命时期被破坏。现在从事此项行业的匠艺人和传承人已经很少了,民间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更加刻不容缓。

在民间,匠艺画的传承人已越来越少,如神木县,代表性人物主要有汪永盛、汪军、郝亮、高增平、张振文、刘崇德、冯号号、冯憨憨等。

为了保护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许多县成立了项目普查管护领导小组,已经开始对匠艺画等一系列的民间传统手工绘制艺术进行保护、征集、收藏,并设立了非遗保护中心及收藏陈列室,还制定了静态、动态保护措施和五年保护计划。

自古以来,民间绘画一直都是民间文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文化艺术宝藏中的精华。这种古朴的艺术之风虽已不再盛行,但它的存在与发扬必然会成为今后国家非物质文化建设中的一项长期而重要的任务。在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与保护下,作为民间艺坛奇葩的匠艺画,一定会在艺坛百花园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绽放出更加璀璨夺目的光辉。

神木民间匠艺画

新闻推荐

市民看比赛有“主场”感觉

日前,2010年“银潮”杯中澳国际女篮对抗赛在神木县体育馆顺利举行。除了这项比赛外,该馆今年还举行了全国乒超联赛神木赛区和中古女篮对抗赛等大型直播比赛。“这些赛事的成功举行,说明我县在体育场...

神木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神木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民间美术奇葩——陕北匠艺画)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