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徐生特贺引忠
夏末秋初,麟州大地,草长莺飞,一派欣欣向荣生机盎然的繁荣景象。一排排标准化圈舍、一群群健壮的畜禽、一片片绿茵茵的草地、一张张喜洋洋的笑脸……浓缩了神木县畜牧产业发展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神木一直是陕北区域内畜牧业较为发达的地区。近年来,神木县紧紧抓住这一有利资源,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依托,以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农民增收为核心,重点发展畜牧养殖业。
该县以奶牛、生猪、绒羊、肉羊四大产业为突破口,努力推进畜牧业结构调整和畜牧业产业化进程。通过龙头带动、政策扶持和典型示范等措施,扩大畜牧产业基地建设规模,使全县畜牧业逐步形成区域化布局、专业化分工、标准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的运作模式,畜牧业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畜牧产值达到8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69%。
产业化格局初具规模
按照“示范户+家庭牧场+养殖小区+龙头企业”的发展模式,神木县突破传统思维定势,把产业基地建设与龙头企业建设结合起来,在资金、项目、基础设施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调动社会资金投入小区建设。全县建立了以农户投入为主体,财政投入为导向,外资和社会投入为补充的多渠道、多层次投入体系,现代特色畜牧业建设取得新突破。
在神木县前鸡村,白绒山羊养殖示范园、畜牧科技示范园、锦莲兔业、陕北白绒山羊扩繁场、生猪父母代扩繁场、商品代种猪繁育场、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示范场等一批典型示范项目的实施,推进了畜牧业良种化、规模化、集约化的发展进程。
以神木县小康农业发展公司、陕西通海羊绒制品公司、陕西心为科技发展公司为代表的市级农牧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开展了牧草、羊绒、生猪产品的初精加工,增加了畜产品附加值,形成了“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开发模式,从而促进了畜牧业“三化”(标准化、产业化、组织化)的快速发展。
生态化养殖发展迅速
种养大户杨振刚2006年由煤炭行业转产畜牧业养殖,创办了自己的养殖公司,聘请北农大专家对公司发展模式进行了整体规划设计,把“种养环能循环生态模式”作为公司发展方向,即利用养殖产生的粪便生产沼气,沼气产生的沼液发展绿色大棚蔬菜,沼气产生的沼渣加工有机肥料,形成“畜—沼—蔬—有机肥料”循环发展种养生态模式,实现多链条发展、多环节增值。目前,他已累计投入资金6000多万元,形成固定资产9320万元,建成了现代化奶牛场、养猪场、肉牛养殖场以及连栋蔬菜大棚50亩、日光温室6亩、大型沼气池2座,并配套建成了年产2万吨有机肥料一条生产线。年销售收入达到1489.4万元,年盈利300万元。
目前,神木县已建成奶牛养殖场(小区)7个,存栏奶牛2729头。中鸡、尔林兔、大保当成为10万只养羊大镇;建成15个万只以上养羊示范村、3个万头生猪养殖示范村、2个万头生猪养殖场。全县饲养规模100只以上养羊户有1900户,饲养规模达20万只;年出栏200头以上的生猪养殖户77户,出栏生猪5.65万头;年出栏10头以上的肉牛养殖户29户,出栏肉牛652头;存栏1000羽以上的家禽养殖户68户,存栏24.45万羽。并建成10多个商品鸡孵化场、养兔场、珍禽养殖场、养驴场、养鹿场、养鱼场。
规模化种草稳步推进
在退耕还林还草、封山禁牧、舍饲养畜政策的驱动下,神木县大规模实施人工种草,大力发展草食家畜,每年人工种草15万亩以上。累计投放草种300多万斤,购置饲草加工机具4000多台,建设青贮设施30万立方米。初步形成了集中连片500亩以上人工草地面积30万亩,6个乡镇连片种草达到万亩以上,8个乡镇连片种草达到5000亩以上,建成小康农业现代化牧草基地1万亩。
目前,全县草地面积发展到720.9万亩,其中天然草地510万亩(可利用面积250万亩),人工草地170万亩,草资源总量增长24%,草场载畜量提高到200多万只羊单位。
畜禽良种化收效明显
“十一五”期间,神木县累计引入红安格斯、丹麦红、利木赞种公牛200头,引进冷冻精液2000支,改良黄牛2.55万头,肉牛三元杂交改良率达到58%;引进白绒山羊11176只,绒山羊细管精液500支,改良白绒山羊42.78万只,改良率达到75%;引进肉用种羊1767只,改良肉羊9000只,肉羊改良率累计达到55%;引进奶牛细管精液28990支,改良奶牛1.4万头,奶牛良种率累计达到90%。并引进种鸡1.1万只、种猪5000多头。
全县建成白绒山羊原种场2个、肉羊原种场2个、商品代种猪场1个、父母代种猪扩繁场1个、有机种猪场1个。发展了10个畜牧重点乡镇,带动发展了1000个养殖科技示范户,带动发展羊子50万只。广大农牧民舍饲养畜经济效益明显提高。
产学研结合成绩斐然
神木县将畜牧科技与生产实践有机结合,新的畜牧应用技术研究与推广项目——肉牛三元杂交效果与高效生产配套技术、绵羊肉用改良与肥羔生产技术填补了陕西省肉牛改良和肉羊改良工作的一项技术空白,分别获陕西省科学技术二等奖。
与上海农昊生物研究所共同实施的一项东西部技术合作项目——草羊一体化生态养殖技术示范与推广,项目整体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成果获陕西省农业技术推广二等奖。
该县还聘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陈玉林为首席专家,榆林学院生命科学院研究中心主任屈雷教授为技术专家,积极开展体细胞克隆绒山羊技术研究,全国首例陕北白绒山羊体细胞克隆羊“亮亮”前不久在神木县畜牧科技示范园降生。
尾 声
“十一五”期间神木县畜牧形势喜人,“十二五”期间神木县畜牧业前景光明。今后五年,神木县力争使全县人工种草保留面积达到200万亩,猪饲养量达到50万头、奶牛存栏达到1万头、肉牛存栏6万头、羊存栏100万只、鸡存栏100万羽、兔存栏10万只。肉类总产量力争达到27850吨,禽蛋产量9000吨、奶类产量34955吨、羊绒产量281吨、羊毛产量1386吨。
到“十二五”末,全县畜牧业产值力争达到18亿元,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75%以上。
神木的一处奶牛养殖场。
新闻推荐
2009年底,由榆林市资助并直接推动研究制定的国家兰炭产业标准《兰炭产品技术条件》《兰炭用煤技术条件》和《兰炭产品品种及等级划分》等3个国家标准草案文件,完成了各项报批手续,等待国家标准化委...
神木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神木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