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新闻 横山新闻 神木新闻 府谷新闻 靖边新闻 定边新闻 绥德新闻 米脂新闻 佳县新闻 吴堡新闻 清涧新闻 子洲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榆林市 > 神木新闻 > 正文

借力民营经济神木城乡统筹发展迸发勃勃生机全县城镇化水平已达72%

来源:榆林日报 2010-06-05 13:22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葛蕃

“十一五”以来,神木县经济以年均61%的速度增长,是历史上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然而,神木县域经济虽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仍然存在“三富三不富”,即财政富老百姓不富,少数人富多数人不富,北部有资源的地方富,中南部黄河沿岸不富。于是,如何在一个地处偏远、发展不平衡的县实现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这一难题,就无可避免地摆在了神木人的面前。

在苦苦追寻答案的过程中,神木人终于在不断实践中找到解答这一难题的“良方”——借力民营经济,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神木经济具有明显的资源性特征,资源分配、利益补偿等问题曾给这个县带来巨大压力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神木县紧紧抓住煤田开发和西部大开发两次重大历史机遇,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形成了以资源开采和加工转化为特征的县域经济新格局。20年间,神木经济以年均30%以上的速度增长,2005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67.83亿元,其中工业增加值42.8亿元,占生产总值的65.4%。

工业化的强大带动,特别是民营企业的快速发展,成为农民转移就业的强大引擎。2005年,神木民营企业吸纳就业近9万人,县城和大柳塔、店塔、锦界3个重点镇实际居住人口达到26.5万人。人口布局的历史性转变,要求神木县要突破传统的社会管理模式,打破城乡分割的制度体系,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城乡融合和社会和谐。

同时,神木经济具有明显的资源性特征。资源的配置差异致使农民增收乏力,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不同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很大。利益分配失衡,必然导致多种形式的矛盾冲突。2006年之前的几年,因资源分配、利益补偿等引发的信访案件日益增多,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公众安全感居全省后进位次,社会稳定面临着巨大压力。

无论从经济发展、社会变化还是城乡发展差距来看,神木县城乡关系已经到了不得不变的地步。

2009年,民营经济对县财政贡献率超过70%,“十大惠民工程”资金全部来源于民企的税收贡献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神木县从实际出发,顺应神木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的趋势,推进城乡融合和协调发展。这场始于2006年的城乡一体化改革,主动适应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推动了县域经济的科学发展。

神木的城乡一体化是在资源开发地区工业化快速发展的条件下实施的,这就决定了它既不同于大城市郊区,也不同于一般的农业县区,必然有自己的鲜明特色。

2006年初,在确定新农村建设总体思路时,神木县提出“一体两翼、一河两川、重点村组、梯次推进”,即首先加强工业经济带县城和重点镇建设,吸纳集聚人口,其次搞好沿河沿川特色农业基地建设,增加农民收入,再根据人口状况抓好重点村建设。

之后,神木县各有关部门深入县城、乡镇、村组进行调研,提出了推进“三个集中”,逐步实现“七个一体化”的基本思路,即产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生产要素向规模经营集中,实行规划布局、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劳动就业、生态建设、公共服务、社会管理一体化。

在此过程中,神木的广大民营企业家在淘得“第一桶金”后,富而思源,主动回馈社会,把个人富裕与共同富裕有机结合,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力量。可以说,民营经济的发展解决了民生建设 “钱从哪里来”的问题,民营经济既创造财富且又植根于民众,是民生建设的源头活水。2009年,神木县民营经济对县财政的贡献率超过70%,“十大惠民工程”总投入13.5亿元,几乎全部来源于民营企业的税收贡献。反过来,随着民生的改善及其人们更高层次的需求,又为民营经济发展创造了优越的发展环境和空间,促使其不断走向新境界、跨上新台阶。

神木的实践证明,民营经济是推动城乡统筹的强大引擎

如今,神木县民营企业的队伍也不断扩大,带动了县域经济的飞速发展。全县已有民营企业近2000户、个体工商户近2万个。民营经济对财政的贡献也稳步攀升。2009年,神木财政收入为19亿多元,其中民营经济的贡献超过70%。

正是有了民营经济的强大财力保障,神木在短短的几年内相继推出12年免费教育、全民免费医疗和新型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等重大民生工程;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劳动就业、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等七个“一体化”进程加快推进,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城镇化水平已达72%,走在陕西省乃至整个西部的前列。

神木县主要领导说,近年来,该县的发展步伐不断证明,发展民营经济是推动城乡统筹的强大引擎。当前,城乡一体化发展已到了关键时刻,引导更多的自然人成为创业主体,让民间资本、私人资本、非国有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财富源泉充分涌流,已经成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促进城乡统筹、推动改革发展、建设全面小康的必由之路。

神木的实践已初步证明,民营经济与民生建设是经济建设、社会建设中良性互动的两个积极因素,是一枚硬币的两个方面,一驾马车的两个轮子,只有互利互补,才能共同发展。 C③

延伸阅读

神木县城乡统筹

发展的基本目标

2010年,初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减少到10万人以下,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000元,建立起新型城乡关系,促进城乡互补、融合和协同发展,城镇化率达到75%;到2020年,实现高水平的城乡一体化,推动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的全面融合,建成全省乃至全国试验示范区。

新闻推荐

神木县“三个突出”推进农业农村工作

本报通讯员王瑜报道今年,神木县以“三个突出”推进农业农村工作。突出现代农业这条主线。一是扩大基地规模。在建好解家堡赵家沟旱作农业示范园等基地的基础上,建设尔林兔万亩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和西...

神木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神木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政府工作报告2010-07-12 13:19
评论:(借力民营经济神木城乡统筹发展迸发勃勃生机全县城镇化水平已达72%)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