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李生伟 武涛妮报道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十分注重加强创建省级环保模范城市工作,各项工作稳步推进。
2009年9月,在榆林城区创建省级卫生城市验收中,涉及环保方面的10项考核指标全部达标,得到省上专家组充分肯定。在省环保厅组织“创模”技术调研中,“创模”27项考核指标中有20项基本达标,7项有了突破性进展。据调查,市民对榆林城区环保满意度由2008年的77.7%上升到2009年的86.2 %,提升8.5个百分点。
注重抓创建省级环保模范城市的宣传教育。2006年以来,全市依托媒体共发表环保方面的报道1200多篇,播出电视专题报道160多次,组织开展“迎奥运塞上环保风采行活动”和“迎国庆榆鹰行动塞上环保风采行活动”,开展以环保为内容的领导干部环保知识考试、文艺演出、演讲、书画展览、有奖征文、摄影大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积极推进绿色文明示范工程创建活动,目前全市被命名的绿色文明单位国家级4家、省级31家、市级126家、县区级140多家。市环保局被国家环保部、教育部表彰命名为“全国绿色文明学校创建活动优秀组织单位”,被省环保厅、教育厅评为“陕西省大、中、小学生走进社区环境宣传教育系列活动优秀组织单位”。市环保局先后2次被省环保厅评为“全省环保系统环境宣传教育先进集体”。
加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城市环境质量。积极推进城市使用清洁能源、集中供暖、污水处理、垃圾填埋、城市绿化、河道整治、城区禁烧烟煤、机动车尾气治理等工程。加强对榆林城区、神木县城、神木锦界工业园区3座污水处理厂的运行监管,目前又建成府谷、靖边、米脂3座污水处理厂,定边、横山、绥德、子洲、吴堡、佳县、清涧7县城的污水处理厂正在建设之中。
实施蓝天工程。市政府出台《榆林城区禁烧烟煤的通告》,榆林城区禁烧烟煤的范围由原来的14平方公里扩大到74平方公里。目前榆林城区600多台锅炉中有400多台用上天然气燃料,42台锅炉用上除尘装置,1000多家餐饮业全部改用天然气,100多家豆腐坊改用清洁燃料,仅此一项榆林城区每年省用烟煤27.24万吨。建成市汽车尾气检测中心,开展尾气检测工作,大力发展城市气化集中供热,加强扬尘污染治理,榆林城区空气质量彻底好转。
实施“碧水工程”。加强城市饮用水源保护,完成榆林红石峡、神木瑶镇、横山王圪堵三个水源地划定和保护工作,开展饮用水环境安全隐患大排查。加强城市污水处理厂及重点工业企业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监管,提高运行效率,确保稳定达标排放。无定河、榆溪河、窟野河3条主要河流化学需氧量浓度较2008年明显降低,榆溪河三岔湾、刘官寨、窟野河草垛山3个监测断面化学需氧量下降10%以上,综合污染指数下降26%以上,区域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实施“宁静工程”。重新划定榆林城区噪声功能区,开展噪声集中整顿,严查噪声扰民事件,为广大市民创造了良好的生活、工作环境。
实施“洁净工程”。建成投运了市医疗废物处置中心,实施医疗废物集中处置,综合处置率达到90 %以上;建成横山、神木、米脂、府谷4座生活垃圾处理场,开工建设了靖边、定边等9座生活垃圾处理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60%。A①
关注环保
新闻推荐
坚持科学发展 推动创新转型努力实现榆林经济社会新一轮跨越 ——2010年6月30日在榆林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摘要)
榆林市人民政府市长胡志强过去五年经济社会发展回顾本届政府履职以来,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团结带领全市人民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和能源化工基地建设的战略机遇,围绕“三大目标...
神木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神木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