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佩军功章的杨世考
战场上,他不畏牺牲,冲锋陷阵,英勇杀敌,荣立一等战功;转战地方,他扎根基层,埋头苦干,成绩突出,年年先进;面对名利,他坚守原则,不计得失,知足常乐,从不向组织伸手。容县六王镇参战退役老兵杨世考用一生赶考的姿态,充分诠释了一名战士、一名基层工作者和一名共产党员的优秀品格,向党和人民交出了合格答卷。
面对战场 生死考验
——他坚信为祖国和人民而战,虽死犹荣!
在中国象棋中,兵,虽没有车马炮的威力和能耐,但始终勇敢地顶在楚河汉界的最前沿,决不后退半步。
杨世考说:“我是普通一兵,组织叫我冲我就冲,指挥员指哪我就打哪!没什么含糊的!更何况部队领导教育我们‘为祖国而战,为人民而战,虽死犹荣’!只要你有了这种信念,打仗就没什么可怕的了!”
1978年底,南疆边境局势持续恶化,副班长杨世考跟随部队开赴前线。但他并不知晓,即将参加的是边境自卫反击作战中规模最大的一场战役,持续28天,打满“全场”。
战役的发起点,地形复杂险要,崇山峻岭间形成的峡谷只有数条山间小道,易守难攻。敌军部署重兵把守我军向纵深穿插推进的几条主要路线。根据团作战计划,撕开敌防御突破口的重任由杨世考所在的二营担负。
1979年2月17日4时40分,我炮兵群向纵深之敌发动炮击,数以万计的炮弹划破寂静,密集的弹迹如天网一般映红了南疆夜空。23分钟炮击过后,二营作为主攻从正面沿着半山腰向守敌发起冲击。
由于六班长黄勇平带领4名战士提前潜入敌境内,指挥六班战斗的任务就落在了副班长杨世考肩上。在夜色的掩护下,杨世考手握子弹上膛的56式冲锋枪,带领班里10名战友随连队沿着山间小路摸索前进。几公里后,一阵寒风袭来,杨世考不禁打了个哆嗦,下意识觉得不对劲,怎么进至山谷,一个敌人都没发现?突然队伍后方枪声大作,杨世考应声卧倒,但身边战友多人中枪,三人当场牺牲,两人重伤倒地生死不明。
突发的敌情令大家有点措手不及,杨世考迅速冷静观察战场,发现枪声主要来自山脚下的战壕、壕沟。原来我方夜里在半山腰行军,已经与敌“擦肩而过”,预想中的攻坚战变成了猝不及防的遭遇战。仓促接战后,连长命令全连就地转入反击。我军占据高处有利地势,隐藏在战壕中的敌军想采取“乌龟战术”拖住我军以等待救援。杨世考果断命令班内战士以火力进行压制,他则与五班长黄胜贤互相协同,迅速占领战壕出口附近有利地形,截断敌军退路。
战至下午,守敌已丢盔弃甲。杨世考与排长周雄辉快速前进翻身跳进战壕,手持冲锋枪交叉掩护搜索前进,全歼顽抗之敌,杨世考一人就击毙敌军5人,炸毁暗堡4个,可惜的是排长周雄辉不幸中弹身亡。此战,杨世考所在的二排在伤亡过半的情况下,英勇顽强、不怕牺牲,荣立集体一等功,杨世考个人荣立一等战功。
在随后的战斗中,杨世考憋着为战友报仇的怒火,越战越勇,随部队一直战斗至接到上级回撤的命令。至于后来击毙了多少敌人,杨世考已记不清具体数目,但有两个日子他终生难忘:一个是2月24日火线入党,一个是3月17日从战场凯旋。
“我们应该是去得最早,回得最晚的!”不苟言笑的杨世考对能够打完全场战役感到十分骄傲!
面对生活艰辛考验
——他坚守知足常乐,活着就是最大的幸福!
激战过后并非太平,零星的小规模冲突仍在继续。回国后的杨世考和很多痛失战友的老兵一样,仍驻守在边疆一线,时刻准备着祖国的召唤,再次冲锋陷阵。3年多的紧张备战,边境战事逐渐进入相对稳定的拉锯战。
1982年5月,一声令下,犹如当年出征时的模样,杨世考打起背包,坚决服从命令,从部队转业到地方林业站工作。
然而,由于文化不高,再加上在部队6年的舞刀弄枪,杨世考一开始很不适应,有时觉得学习业务比上战场杀敌还困难!
“世考,你连死都不怕,在战场上考出了高分,难不成被这点业务考倒?记住,千万不要认为自己立了个功,就了不起,让别人觉得到林业站工作纯粹是组织照顾,如果那样你就失败了!”得知杨世考遇到麻烦后,当年一起奋勇杀敌、已提升排长的战友黄勇平专门写信鼓励杨世考。
本就脸皮薄的杨世考哪受得了这种刺激,暗下决心:褪掉功臣光环,从头再来!
战功是靠勇敢打出来的,成绩是靠本事干出来的。杨世考拿出当年战场上的拼劲加班加点钻研业务,很快就成了林业系统的业务能手。1986年9月,杨世考担任六王镇林业站站长,一干就是30年。这期间,他走遍了镇上的每一座山、每一个村、每一道梁,对每一片山林他都了如指掌。每年易燃季节,杨世考都像当年侦察敌情一样深入各山林进行查看,任期内,六王镇从未发生过一起重特大森林火灾。杨世考也因工作成绩突出,先后多次被自治区、玉林市(地区)评为业务工作先进个人,县里历年评先,更是从不缺席。
成绩一大堆,荣誉一箩筐,但杨世考在职务上还是原地踏步,家人都替他着急。
“世考,你不但工作干得好,还是战斗功臣,向组织反映反映或想想办法找找‘门道’啊!”身边有亲戚给杨世考“出谋划策”。
“28天激战,我们排一半战友牺牲了,他们用鲜血见证了我的火线入党,如今他们都化成一座座墓碑,永远驻守在了祖国的边境线上。相比较他们战死沙场埋骨他乡,我这个一等功有什么资格去炫耀?我不好好活着,不好好干工作,怎能向逝去战友交代?工作的事听从组织安排,今后你们就不要掺和了!”忠厚老实的杨世考罕见地发了一顿火。家人和亲朋好友知道他的脾性,再也没人敢在他面前提及“升官发财”,任由他“执拗”随他“折腾”。
面对新的“战场”考验
——他坚定干好工作,就是对逝去战友的最好祭奠!
2018年冬天,在容县人武部的会议室第一次见到已步入花甲之年的杨世考。当人武部的领导问他有什么需求时,杨世考那张布满皱纹的老脸竟然泛起朵朵红晕,声音略带颤抖地问道:“能不能要一套新式迷彩服?”
人武部的同志看着只有一米六出头的杨世考,于是把库存最小号的迷彩服拿来,担心偏小不合身,劝他先试一试。杨世考怪不好意思地把迷彩服直接套在外套上,即便隔着厚厚的冬装,仍感到迷彩裤带着风。
“我一生都在接受组织的考验,战场不怕死,回到地方没丢脸,都考出了高分,万万没想到退休4年后,竟‘坏’了坚守了大半辈子‘绝不向组织提要求’的原则!”杨世考不无戏谑地说道。
要一套新式迷彩服竟是杨世考第一次向组织“伸手”!
牺牲是最大的光荣,活着是最大的幸运!也许是经历了枪林弹雨的洗礼和死神较量,或许是亲眼目睹身边战友一个个倒下,杨世考深知,在生死面前,功名利禄根本不值一提!
杨世考结婚时,因自家的房子破旧,就把婚房放在了岳父家。聊及此事,杨世考笑着说:“当时我岳父家空房子多又宽敞,放在那不住也是浪费,住在一起还能照顾他们,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没想到一住就到如今。然而,真实的生活并非杨世考说的那么轻巧。
杨世考的两个儿子,一个在广东打工,一个在家里干农活。前些年,当年一起打仗的几个广东籍战友到容县看他,主动提出给他两个儿子提供帮忙,没想到杨世考当即回绝:“他们都有两个肩膀,凡事要靠自己。”
有人说,读懂一个国家,首先要读懂这个国家的历史。读懂一个人,同样要读懂他的经历。
老伴黄芬华是个通情达理的农村妇女,也是最能读懂杨世考的人。对杨世考这种近乎无情的拒绝虽然难以接受,但一起走过几十年的风雨,她最能理解丈夫的用心良苦。所以,只要是杨世考作出的决定,她都是第一时间支持,无论有多大的困难,她都尽最大努力把家持好,让平淡的日子无限地延续下去。
“平淡挺好,我可不想活在一等功臣的压力之下。”黄芬华打趣地说道。
如今,退休后的杨世考每月有一笔并不算多的退休金,主要用来补贴家用,他与很多村里的同龄人一样,平时也喜欢喝点米酒抽点烟,经济虽不宽裕,但也过得去,一家人其乐融融,图的就是个风平浪静、岁月静好!
新闻推荐
基干民兵正在进行俯卧撑技能比拼。本报容县讯近日,容县举行民兵群众性练兵比武竞赛,多支新型民兵分队成为擂台赛的主角。该...
容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容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