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铅锭(容县博物馆藏)
汉代铜饼(容县博物馆藏)
玉林是著名的铜鼓之乡,这里不仅出土了数量众多的古代铜鼓,是世界“铜鼓王”的故乡,同时北流和容县还是最早被科学测定为古代进行铜鼓冶炼铸造的地方。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广西的文物工作者先后在北流的铜石岭、容县西山和石头乡等地发现了大型的铜矿冶炼遗址,并采集到了数量众多的风管、冶渣、铜矿、铜饼和铅锭等遗物。这些遗物后经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北京大学等科研单位采用热释光、碳十四、树轮年代校正等方法进行了年代测定,确定为汉唐时期遗物。
上世纪90年代,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联合广西民族学院(今广西民族大学)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的专家学者们,采用先进的铅同位素比值法,利用北流、容县和广西其他地方采集到的这些铜矿冶炼遗物等,结合各地出土的铜鼓样本,对广西的北流型、灵山型和冷水冲型三种类型古代铜鼓的矿料来源进行了科学考证,并据此得出了许多具有重大意义的科学结论。
铅同位素比值法
铅同位素比值法是一种通过测量青铜器、玻璃器、陶器等文物中铅同位素组成比率,来实现古代文物原料来源分析的方法,其自1966年首次在考古学中应用,至今已经有50多年的历史了。
铅同位素比值法的原理是:铅包含有四种十分稳定的同位素,即204Pb、206Pb、207Pb和208Pb。其中204Pb是非放射性元素,它的总量十分稳定,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发生任何变化。而206Pb、207Pb和208Pb则分别是238U、235U和232Th三种放射性同位素的衰变产物。铅在自然成矿的过程中,由于形成时间的不同,铀和钍的含量不同,从而造成各地铅矿中的206Pb,207Pb和208Pb含量比率也不尽相同。而这种含量比率,在铅矿形成之后,就不再发生变化了,即使是在后期的冶炼铸造中,其依然保持恒定。故铅同位素的稳定比值,可以说就是各地铅矿的身份“指纹”,是确定铅矿来源的最佳指标。
广西出土的铜鼓中普遍含有铅,通过对铅同位素比值的分析,可以有效确定铜鼓的矿料来源。上世纪90年代,科技和考古专家们对95份铜鼓、矿冶遗物样本进行了铅同位素的测定和分析,最终确认北流铜石岭、容县西山、石头乡是北流型和灵山型铜鼓的主要矿料来源区。
今天在容县博物馆中保存的汉代铜饼和铅锭,曾作为样本进行了相关的实验。
汉代铜饼
汉代铜饼,共22块,重10.38千克,1973年容县石头镇石头村大桥南侧山坡出土。圆饼状,馒头形顶,平底。边缘不整齐,面、底不平整。
在中科大专家的研究报告中提到,“该铜饼与北流铜石岭、容县西山的古铜矿铅同位素所构成的分布场,几乎涵盖了整个灵山型铜鼓的铅同位素分布场,同时也几乎覆盖了整个北流型铜鼓的铅同位素分布场,”说明其可能就是周边地区北流型和灵山型铜鼓的矿料来源。
汉代铅锭
汉代铅锭,共3块,重8.35千克,1973年容县石头镇石头村月镜岭出土。色灰白,一块呈剖边圆木状,另两块为馒头形凸面圆饼状。
该铅锭与石头镇出土的铜锭虽在相近地区出土,同为铜鼓铸造原料,但两者之间的铅同位素比值相差较大,与容县自良的铅锌矿相差也很大,因此专家们推定此铅锭可能来自容县以外的其他区域。
汉代铜饼和铅锭是容县出土的一种矿冶产品遗物,见证了容县古代的冶铸史。通过科学仪器对容县出土的铜饼、铅锭以及广西其他铜鼓、矿冶样本的铅同位素比值分析,不仅使我们了解了它们具体的来源产地,同时还使我们认识到了其与古代铜鼓的铸造关系,而这种认识甚至可以细化到其与哪些类型、哪些产地的铜鼓铸造相关。可以说,科技考古为我们认识和研究古代文物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野,不仅帮助我们实现了对文物的科学认知,拓展传统研究的领域和方向,同时还使我们的文物研究工作变得更加精细化,成果也更加贴近了历史的本来面貌,作用巨大。(通讯员 于少波)
新闻推荐
玉林的职业教育起步较早,曾有过辉煌的历史,但职业教育发展总体水平不高,面临瓶颈问题。为此,玉林市全面分析研判,坚定信心决心...
容县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容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