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石榴助力脱贫
“番石榴当年种植,当年便有收益。”走进大榄村村民陈耀林的番石榴果园,眼前一片生机盎然,绿油油的树叶间挂满了果子,压弯了枝头。陈耀林喜滋滋地说,他家的4亩番石榴是去年种下的,当年亩产值有4000多元。他家是村里的贫困户,靠着种植番石榴,家里的房子终于加盖了第二层。
大榄村村支书杨寿华介绍,该村是列入今年脱贫摘帽的贫困村。为此,该村研究确定“产业扶贫为主、其他方式为辅”的工作思路,因地制宜发展水果产业,规模种植番石榴、蜜柚、百香果等,目前全村共种植各类果树800多亩,成为村民脱贫致富的一大经济支柱。
同时,该村通过经济能人和养殖大户发展肉牛、生猪、家禽产业,带动村民发展特色养殖业脱贫致富。该村畅志家庭农场今年年初便免费为贫困户发放猪苗60头,并提供技术指导、保价回收等服务,为贫困户增加经济收入打下基础。
生态养殖提升效益
“去年我们村终于摘掉了贫困‘帽子\’,今年争取更上一层楼。”来到励志村服务中心建设基地,只见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高达3层的主楼已初具规模。励志村村支书植惠忠兴奋地说,该中心占地面积约2万平方米,计划总投资300多万元,配套建设灯光球场、文艺舞台、文化走廊以及幼儿园、公园等,建成后将旧貌换新颜,成为容县一流的村级服务中心。
植惠忠告诉记者,养猪是该村的传统产业。为此,该村依据自身优势,重点发展壮大生猪养殖助推全村脱贫。村“两委”积极开展帮扶活动,去年多次组织技术人员对养猪户进行培训和现场指导,培养了30名养猪科技带头人,并主动联系相关部门为贫困户免费发放后备小母猪106头、鸡苗2130羽。针对传统养殖分散化、污染重等问题,该村对养殖污染进行全面整治,大力推行生态养殖模式,在竹山组、簟蓬组建设生态养猪示范基地,配套建设沼气池,发展沙田柚、铁皮石斛等特色产业,实现“猪—沼—果”生态养殖模式,促进传统养殖向绿色、高效转型,辐射带动全村实行生猪生态养殖。目前,全村有规模养猪场3个、中小型养猪场27个,年出栏生猪5000多头,年销售收入650多万元。
生态养殖为***“添翼”,助推经济与环境双赢。截至去年12月,该村已脱贫贫困户42户169人,未脱贫贫困户22户78人,贫困发生率为2.57%,达到贫困村“十一有一低于”标准,顺利完成了脱贫摘帽。
“一村一品”强村富民
木井村依托地处都峤山优势,发展名贵中药材铁皮石斛种植,种植铁皮石斛12万多平方米,年产值达5660多万元;千秋村做强做大沙田柚产业,种植沙田柚5000多亩,去年仅沙田柚一项人均增收1万多元;峤北村的粉葛和铁皮石斛,周口村的无公害蔬菜,同古村的桑蚕……一项项特色高效农业,成为了当地农民增收的新增长点。
礼信村竹山湖欢乐谷让人乐在其中,平坡村禹华农业观光园吸引众人眼球,峤北村都峤山水田园令人流连忘返……随着一个个乡村旅游景区的建成,土地流转、促进就业为当地农民增加了收入,不少贫困户也借助着旅游农业的兴起,逐渐甩掉贫困的“帽子”。
产业扶贫是开发式扶贫的核心。近年来,容州镇以强村富民为目标,采取主导和特色相结合的产业扶贫方式,推行“一村一品、一村多品、多村一品”现代农业产业格局,发展壮大特色产业,让贫困户参与到扶贫产业开发中,从而有效地推进了***工作,促进了农民增收致富奔小康。去年,该镇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1940元,同比增长11.9%。
新闻推荐
开发商未如期交房,产权证也没有按期发放,容县53名业主分别将开发商诉至法院,要求对方按合同支付违约金。53起案件同一案情,同一被告,审理案件的法官认为,案件还有调解空间,希望通过庭前调解解决纠纷。4...
容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容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