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林人这样过年
本报讯(记者禤繁 实习生黄莹莹)新春佳节到来之际,记者专程采访了玉林市文化时空研究会的多位成员,了解到玉林春节的一些传统习俗。“灶媄上天人发癫、一年不梭梭卅日、大年初一发利市、正月初二迎姑爷、初十十六挂花灯,玉林人过年尽在这五句民谚里了。”玉林市文化时空研究会的副会长禤光铭说,玉林人是从农历十二月廿三开始的,一直要到正月十六才算过完年,期间的热闹喜气可谓一年之最,流传的民谚与民俗也显示出浓浓的中国味。
“农历十二月廿三(或廿四)日是灶君上天日,意味着开始过年了。”玉林市文化时空研究会的老会长李承仑说北方称灶王爷,玉林人称为“灶媄”。这位由天帝派驻民间专司监察的钦差,于每年农历十二月廿三(或廿四)至三十,上天廷7天,向玉皇大帝禀告人间善恶。因此要把神位打扫干净,供上三牲和酒、糖、果、糕等,焚香祭灶。容县等地此日特别隆重,称为过小年。
该研究会的成员老玉林梁隆榜说,玉林本地人习惯将除夕叫做卅夜,是一年中最后一天,也是最忙的时刻。因为很多事情诸如买年货搞卫生等都必须在年三十晚完成,因此也有最忙是三十晚的说法。
“大年初一,就是吃得好、穿得威、玩得逸了”。老玉林张树春也笑着告诉记者,初一那天人人都穿上漂亮的新衣服到处去拜年,小孩子们也因为可以穿新衣拿红包而特别高兴。
正月初二有两件大事:烧开年纸和迊姑爷。据了解,初二早上,家家杀大熟鸡加供品上香焚纸,称为烧开年纸,用以祈求各方神灵保佑开春大吉,全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同时,初二也是约定俗成的“回门日”,嫁出去的女儿们便纷纷带着丈夫、孩子回娘家拜年。
另外,玉林习惯把正月初十和十六叫“头灯”和“完灯”,灯有“光明”和“添丁”的含义。以前初十日,凡有初生男丁的人家,不论贫富,均摆挂灯酒宴请亲朋,并自制戓购买花灯,悬挂于社坛,家祠和厅堂,故初十称头灯,按本地习俗,花灯悬挂一星期,到十六,仪成礼毕.花灯取下,火燃灯灭,此为“圆(完)灯”,而欢度春节也至此落幕。
作为一个玉林人,只有吃到了白散和薄脆才算是真正过年了
重乡情,玉林传统年货热销
本报讯(记者禤繁见习记者 李雯珊 实习生黄莹莹黄秋云)白散、米花、薄脆等土特产一字排开……随着农历新年脚步的临近,记者走访了垌口市场、东岳菜市、东明菜市等处,发现这些传统土特产纷纷登台亮相,成为菜市年货市场的主角之一。
“白散是我们特有的年货,又香又脆,特别好吃。”家住垌口市场附近的黄阿姨一下子买了10个,她说玉林人都对白散情有独钟,她儿子虽然到外地工作多年,但每回家过年就想吃点白散,所以特意多买一些。而老板也告诉记者,近年来玉林的土特产年货特别旺销,一来是适合本地人口味,大家都喜欢;二来能勾起不少人怀旧忆往之思,凝聚着一份故乡情结。
“特意定做的纸箱,每箱正好装10个。”在东岳菜市,一位老板娘告诉记者,这几年买白散的人特别多,去年就卖了近千只,但她注意到白散易碎、不好携带,所以今年特意定制了统一规格的纸箱,很受顾客的欢迎,生意也更好了。
据了解,今年没有油炸过的薄脆和白散的价格都略比去年价高一点,薄脆每斤6元左右,白散按大小的不同,每个的价格从1.5元到2.5元不等。虽说价格有所上涨,但丝毫不影响市民们的购买热情,吃薄脆和白散是玉林过年的传统,作为一个玉林人,只有吃到了白散和薄脆才算是真正过年了。
自制玉林蛋卷,要的就是这个玉林味
本报讯(见习记者李雯珊)在日益丰富的年货市场里,玉林传统的自制的蛋卷以它雄厚的群众基础,赢得不少青睐。
在龙船市场里,就有4家做玉林蛋卷的摊位。这些摊位上,有不少制作好了的蛋卷摆放在销售台上。烤蛋卷的香味和金黄色的蛋卷常常吸引路人不由多看几眼。
制作蛋卷的过程很趣味。一个长形的煤炉,一个扁平可以张合的烤蛋皮工具,摊主舀起一些用面粉、鸡蛋、糖等调好的粉浆摊上工具上,轮流翻烤,不一会一张新烤的蛋皮出炉了,趁热卷好,从中间剪开,就完成了两个蛋卷的制作。
“自己做蛋卷,原材料、制作过程等都看得清清楚楚,吃起来放心。最主要的是,蛋卷是玉林传统过年的年货。玉林的过年特色,要得就是这个玉林味!”一位在现场制作蛋卷的阿姨说出玉林人的蛋卷情结。
贴对联是中国人过春节的习俗,有人说,有了对联才像过大年。所以每逢春节,近乎家家户户都要贴对联。临近春节,街头小巷的对联摊又热闹起来,不少市民抓住热市未到的时机,到街上对联摊买对联,恐怕到时买不到心仪的内容。图为市民在玉林市东门商业广场旁对联摊买对联。
(本报记者蒙开泉实习生李燕摄)
新闻推荐
尽最大努力让孩子接受好教育 ——容县杨村二中副校长覃向先勇于创先争优作贡献
全国录像赛课二等奖、玉林市中考优秀评卷员、容县课改专题系列赛课一等奖、容县教育教学科研工作先进个人、县级优秀班主任、容县“两基”工作先进个人……当这些荣誉的光环集聚一身...
容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容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