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榆阳区以消费扶贫、产销对接为主题,以线上线下融合、营销服务配套为整体思路,在发展大漠蔬菜产业过程中,经过实践探索出独具特色的发展模式,帮助菜农节本增效,实现农产品生产供给与市场需求有效衔接。
眼下正值草莓上市的季节,鱼河镇许家崖村马玲梅的草莓大棚暖意融融,棚内充满了草莓的奶油香气,鲜红、饱满的草莓在田垄绿叶的映衬下格外醒目。马玲梅一边采摘草莓,一边拿着手机直播,不时有网友询问草莓价格,并网络订单通过快递发到客户手中,直播带货成了她销售的新渠道。
鱼河镇许家崖村草莓种植户马玲梅:“我种了五年草莓,前年一个偶然的机会听别人说在网络平台可以直播卖货,我也就在网络平台上开始直播,刚开始的时候粉丝比较少影响不太大,但是这几年下来粉丝量达到三千左右,对我的销售有很大的帮助,感觉这个销售方式挺好。”
随着鱼河蔬菜批发市场的盛大开业,鱼河果蔬产销直通车以一头连农户、一头接市场的方式,让全镇农副产品统购直销走上了发展快车道。创新推出设施蔬菜“个体联合、公司运营、产销一体”的发展模式,降低了中间成本,增加了农民收入,实现了专业化运营、市场化运作。
“鱼河镇股份经济合作联合总社,把十六个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还有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以及小农户吸纳进来,让农户的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保证了产量和市场供应,同时联合总社又入股到农投公司,由农投公司面向市场签订订单,向社区、工厂、机关企事业单位的灶务签订订单之后,形成了一个产销一体的直通车,架起了由基地到市场的桥梁,进一步减少了中间环节,增加了农民的收入。”鱼河镇副镇长李宁说。
位于榆阳区北部风沙草滩区的芹河镇则开创了以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统销统供的“芹河张滩模式”。该村的日光温室以种植麦芹为主,以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为纽带,通过推广订单生产、农超对接、农社对接、产品配送等现代营销模式,实现小农户和大市场有效衔接,带领村民走上了一条自产自销的致富道路。
芹河镇副镇长刘建飞说:“张滩村的芹菜从2017年建棚,2018年开始经营,采取产供销一条龙的服务,由合作社统一收购、统一销售。菜种好以后,根据市场需求,菜订好后司机直接运到市场,市场专门还有销售人员。种地的不卖菜,卖菜的不种地,相对来说如果是单打独斗,运输成本在4000到6000元,现在一户一棚只收1500元,我感觉种植大棚张滩村的模式经济效益好,节省劳力、农民实惠。”
除了产销联合发展的“鱼河模式”,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统销统供的“芹河张滩模式”,我区还积极探索出合作社+农户+基地观光采摘的“酸梨海则模式”,合作社+公司订单农业的“补浪河模式”,让设施蔬菜种植户不再为销售发愁,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在提升农产品品质上来,不断促进榆阳区设施蔬菜产业良性循环发展,让设施蔬菜产业真正成为农户增收致富的好产业。
“经过多年的探索总结,榆阳区这些营销模式将为千家万户的小农户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搭建了桥梁,减少了农户的销售环节,降低了销售成本,从而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下一步,我们将试点推广芹河镇张滩村发展设施蔬菜和营销模式,辐射带动周边乡镇,大力发展设施蔬菜产业,增加农民收入。”榆阳区园艺技术推广站站长孟子亮说。本报记者 候红雷 曹永军 通讯员 贾赟 李拴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侯元元)2月1日14时许,榆阳区花园沟村榆溪河特大桥附近荒草树木发生火灾。市消防救援支队紧急调派榆溪特勤消防...
榆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榆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