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武侃在画康乐庄景点之一的“国民村公所”。(冯涛 摄)
陈武侃和他的作品。
明信片中的康乐庄八景之一“龙子门”。
玉林市玉州区仁东镇的鹏垌村是一个有着500多年历史的古村落,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近年来,通过实施“乡村振兴”,治理后的鹏垌村水清鸟鸣,树绿花红,喜获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称号,鹏垌村的古村风貌和独特魅力逐渐广为人知,吸引了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成为远近闻名的“网红村”。
500年时光流逝,鹏垌村的美景未变,鹏垌人的情怀也未变。在鹏垌村土生土长的80后年轻人陈武侃,用自己独特的方式,保留着家乡的美,展示着家乡的美。
陈武侃在大学里学的是理工科,毕业后进了玉林一家著名国企工作,从小就有一种文人情怀的他,最终选择离开企业,回到家乡担任鹏垌村康乐庄村民理事会秘书长,积极参与到对鹏垌村“乡村振兴建设”的治理改造中。
陈武侃说:“以前鹏垌村的老村核心部分就是康乐庄。我在康乐庄长大,从小就觉得我们村特别美。尤其是那些古色古香的老房子,充满神奇的魅力,每一处都有童年的美好回忆。”
鹏垌村康乐庄有清末民初时期砖木结构古建筑100多栋,基本保存完好。“如果游客来参观,只是走马观花地看到这些建筑的外貌,不了解建筑的文化内核,总是很遗憾的。所以我萌生了一个念头,画一套康乐庄的建筑图绘,并将简介写在旁边,让更多人了解这些古老建筑的历史文化内涵。”
怀着“将鹏垌的美展现给大家”的愿望,陈武侃用速写的形式,把康乐庄最具代表性的八处建筑物记录下来,力图表现康乐庄的特质,让这些文化元素“重见天日”。
工作之余,陈武侃喜欢书法和绘画,但他并未专业学过绘画,画艺都是自学而来。“每一处地方都要观察很久,把各个位置仔仔细细地看透吃透,一砖一瓦一丝一缕地描摹,每个细节都力求与原物一致。我在大学里学的是工科,课程里有结构解图这一部分,能帮助我很好地找到刻画建筑构造的感觉。”
从今年五月底开始,陆陆续续用了两个多月的时间,陈武侃画出了康乐庄里最具代表性的八处建筑:康乐庄正门、古戏台、龙子门、话月楼、国民村公所、富堂祠照壁、青云巷、惠亭巷。
“话月楼建于清朝道光年间,也叫望火楼,是康乐庄现存最高的古建筑,具有中西结合的建筑特点。”“龙子门原名笼子门,是康乐庄护村河边老城墙上的一道小门,用途是船舶停靠和城墙外部巡防出入。这里原来有一道推笼门,所以叫笼子门,后取吉祥之意,改名龙子门,包含了希望村里孩子鲤鱼跃龙门的美好愿望。”面对村里的这八处代表性建筑,陈武侃如数家珍,娓娓道来。
八处建筑速写完成后,陈武侃将原图装裱后挂在村中“鹏垌·康乐庄书画艺术家园”的墙壁上展示,让前来参观游玩的游客观赏。同时,他与邮政部门合作,将这套速写做成了明信片,希望让更多人欣赏并带走鹏垌村的美景。据不完全统计,已有300多名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购买了这套明信片,康乐庄的美,已经“飞”出了家乡。
“我深深地热爱着鹏垌村康乐庄这块土地。制作明信片只是第一步,接下来,我正在考虑跟玉林师范学院相关专业的师生合作,继续推出康乐庄的特产、绘画、吉祥物等周边,推动康乐庄文创产品的发展,更好地宣传和推广家乡。”陈武侃说。
新闻推荐
土壤中硒平均值是全国的2.1倍,打造“八桂硒谷” 福绵获首届“全国硒资源变硒产业十佳地区”奖
本报讯(记者王耀前通讯员庞飞勇)18日,首届全国功能农业发展大会在江苏南京召开。大会向获得“全国硒资源变硒产业十佳地区”...
玉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玉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