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墨
陕北民歌剧《岁月韶华》在刚刚结束的陕西省第九届艺术节上获得多项大奖,载誉归来。没觉得有太多的意外,对我来说,这部戏在当前代表了陕北民歌剧创作的最高水准。
《岁月韶华》由榆林本土编剧康世进执笔,以塬北公路建设为主轴线,讲述了知识分子童玲和沈鸿一家四代人扎根塬北,不忘初心,守望理想,献身公路事业的人生经历,热情讴歌了黄河流域公路建设事业的辉煌成就和筑路人的默默奉献坚守。
总的来讲,这是一部主旋律作品,人物和事件都从历史走来,信念和价值却与时代同步。文学作品特别是舞台剧目的创作一般要有原型的,通过对原型人物进行生活性剥离、抽象性拔高、艺术性展现,才能完成人物形象的设定和艺术形象的展示。创造有原型的人物,进行演绎扩散即可,为丰富人物形象,可以将人物形象的内涵无限挖掘。《岁月韶华》却有些剑走偏锋,舞台人物形象没有原型。缺少原型人物,却要在芸芸众生中选择一个行业内的特殊人物进行塑造,必须进行归纳总结提炼,开放式的命题剧本创作,对编剧的考验无疑是巨大的,需要编剧具备挖掘生活的能力和审视社会的目光。
从舞台整体的呈现来看,女主人公童玲的形象展现得比较丰满。贯穿全剧的爱情家庭主线,面对前途的“三走三留”,对父亲遗命的坚守付出,对爱人不理解的绝决别离,对女儿女婿违法犯罪的痛苦承担,都体现着一个女人脆弱内心所能扛起的巨大坚强。童玲的身上凝结着深厚的时代烙印,她经历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和艰难探索到改革开放以后的每个历史时期。
女主人公童玲和父亲有着知识分子特殊的倔强。面对着山窝窝里的愚昧老百姓,她没有愤慨,没有报怨,而是春风化雨般地用她的一己之力投身到了公路建设中。一张平反证,拘禁了多少人的四肢,束缚了多少人的思想,压抑了多少人的灵魂?面对坚守终得的自由空气,童玲在家庭与事业中又一次选择了坚守自己的事业。或许有人质疑这样的坚守违背了家庭人伦,却不知,正是这样的坚守才能让一个人的灵魂变得更加纯粹、更加高尚。“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这句话出自诗人北岛的《回答》,可能这正是童玲对生活最好的回答!
本剧编剧康世进是榆林本土创作者,善于编写本土作品,善于刻画本土人物。他以独特的艺术视角来审视从历史到现实中的这些事和这些人。选择艺术创作的切入点非常重要。从《大漠红柳》到《岁月韶华》,我觉得康世进更善于刻画女人,特别是弱女子。在舞台上,女人的身上展现出非同寻常的坚韧毅力和价值品格,本身更能让人们感受舞台艺术形象带来的视觉冲击力和情感爆发力。不同于红柳,童玲是知识分子的代表,她的身上具备为了事业而赴汤蹈火的学术人格,童玲的坚守更能体现出凝结在她身上的知识分子的倔强和耿直,这是知识分子气节的凝练与升华。
近年来,陕北民歌剧的创作都以弥漫黄土气息为基本遵循,大多表现劳苦人民抗争命运等题材,而通过舞台艺术展现知识分子的作品还比较少。在陕北民歌剧的创作中,台词和唱词的演绎需要深刻的生活积淀。过于文学化,词过雅致,彰显不出陕北民歌唱词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的艺术特色;过于通俗化,词过粗鄙,又与剧中人物的艺术形象不能契合,略显违和。而《岁月韶华》却是兼容并蓄,咸淡适中。“七尺扁担晃闪闪,两头挑着饭罐罐”“东山的葫芦西山的瓜”“桃花花红来杏花花白”等唱词展现着信天游的比兴和生动。“站着你是一座山,躺下你是一道川,风风雨雨筑大道,坎坎坷坷走雄关”“清风拂去往日阴霾”“岁月易逝那真情还在”等,展现着现代诗词的优美和华丽。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有无数平凡的人献出了青春和年华。当年的陕北,更是最艰苦的穷困地区。在建设陕北、开发陕北中,无数知识分子来到陕北,他们怀揣梦想,在教育、医疗、科学、公路、农业、技术等各行各业,为了革命老区的建设和发展付出了青春与热血。在可以离开时,有的却仍然选择继续扎根陕北,把自己融入陕北的黄天厚土,与陕北人民一起战天斗地。童玲正是他们千万个奉献者的缩影,童玲的品质正是他们高尚人格的凝练。他们是千千万万个奋战在陕北广袤大地上的“童玲”,他们用智慧和力量撑起了陕北湛蓝的天空。
“以革命的名义想想过去,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这句话同样适用于现在。对于“童玲们”,我们应该永远铭记心底,《岁月韶华》正是给我们打开了这样的一扇窗。它让我们这些地地道道的陕北人看到了“童玲们”为了这片黄土地呕心沥血、披肝沥胆的样子,我们更没有理由躺在能源的脊梁上,而忘记了奋斗的使命与担当。
克服了自然环境的恶劣影响,修通了千万条路,舞台上的童玲在即将离开时,却倒在了塬北的土地上,没有走出自己修的路。在女儿和乡亲们的呼唤声中,在爱人沈鸿的翘首期盼中,她变成了一道川,把自己的灵魂幻化成塬北土地上美丽的山丹丹花。故事的结尾不是常见到的“大团圆”,而正是这样的悲惨揪心才让我们的内心再一次受到荡涤、震撼。
如果一部陕北民歌剧能让我们做到无限的追昔抚今,这部作品一定是伟大的,因为它撬动了我们的灵魂深处。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郝彦丰)在前不久闭幕的第九届陕西省艺术节上,榆林参评的陕北民歌剧《岁月韶华》荣获最高奖——文华优秀剧目奖和...
榆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榆林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