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屐陈”老屋正在拆除
西街首批工程拆迁后的空地。
狭小的大西路。
老房子里,一位居民在清理旧物。
玉皇堂将获保护和修缮
近日,在玉州区玉城街道南观社区攀龙里,几名工人爬上一间翘檐瓦房的屋顶,一一把瓦片揭下。这间“木屐陈”老屋和旁边的空地,正是玉林·西街项目首批工程所在地。几名“木屐陈”的后人,拿着手机在拍摄老屋最后的影像,依依不舍地向有着一百多年历史的老房子告别。
居民:舍不得老房子,为了明天愿意拆迁
“建设玉林·西街项目,我们当然支持了。”一名年轻的“木屐陈”后人颇为兴奋,“听说项目规划里要盖两栋100多米的高楼,那得多壮观啊。”
60多岁的陈大健也是“木屐陈”后人,他拿出手机给大家翻看老屋的一张张照片,“这是大门,这是厅堂,我儿子结婚的时候就在这里热闹了一场。现在,因为项目建设的需要,要把老屋拆了,我们族人大部分是举手支持的。”
围观的几位居民也是首批工程拆迁户,你一言我一语,“我们原来的老房子,有的年久失修,有的长时间没人居住了。几代人住过的房子,自然是舍不得,但为了玉林更美好的明天,我们愿意拆除。”“希望能够加快建设进度,让我们早日看到世世代代居住的地方变成黄金宝地。”
“木屐陈”老屋对面是吴屋,是西街项目后续工程部分所在地。几名吴姓居民远远地看着“木屐陈”老屋一砖一瓦被拆下搬走,也在讨论自己家将来面对的拆迁:“没什么好说的,只要补偿合理,我们愿意拆。”“旧的不去,新的不来,改造后这里不再是杂乱的城中村,挺好的。”
走在解放中路两边的棚户区弯弯曲曲的小巷里,有的电线、通讯线路如同蜘蛛网挂在墙上,地上不时看到各种垃圾和水坑。几位老住户说,这里和玉林市中心的繁华景象格格不入,要是能够把它改造提升,相信大部分居民都乐见。
南观社区党委书记周霜表示,以前的西街车水马龙,店铺林立,随着时代的发展,渐渐成为了城中村。目前社区很多居民都知道西街项目改造,首批工程拆迁工作已经完成大部分,在后续工程拆迁摸底调查工作中,大部分居民也很支持项目建设:“后续工程拆迁涉及300多个门牌号的居民,90%的人家是愿意拆迁的。”
有居民表示,希望西街项目能够加快建设,打造集文化、美食、人文景观于一体的街区,提升玉林城市品位。
文化界人士:保护历史文化和老建筑,留住我们的根
70多岁的玉州区文联山歌协会副会长杨义益小时候常在云龙桥附近和西街口玩耍,就读于大北小学,住过朱紫里,时常出入文氏大夫第,对这一带充满了感情。他坦言:“曾经辉煌的西街一带,近年来确实变得脏乱差,现在政府要提升改造,我十分高兴。”项目改造方案新旧融合,保存了粤东会馆、大夫第、普庵堂、玉皇堂、云龙桥等古建筑和文化遗址,让杨义益点赞:“这些都是玉林文化历史的见证,保护它们就是保护我们的根。”
玉林市工艺美术大师、画家和仿古建筑设计者谭强也在西街口附近居住过30多年,对这一带非常熟悉,尤其是对西街口的饮食文化更是情有独钟。他说,自古以来,西街口的饮食文化就鼎鼎有名,建议项目改造能够结合富有玉林特色的牛巴、牛腩等美食建设一条美食文化街。他还建议,一些西街的老建筑、老宅院尽管不是历史遗迹或名人故居,但同样具有玉林的地方特色,希望也能够保护下来,并做到修旧如旧,“看到它们,就看到我们的乡愁。”
玉林文化时空研究会副会长李寿华表示,他看了西街改造工程的规划,受到很大鼓舞。“工程的设计理念是以保护和延续改造区的历史文化为基础,合理布局。”建设一条风情文化街,建筑风格保留了“风雨桥”“镬耳”的元素也让李寿华赞不绝口:“西街口一带原来独具特色的古建筑和文化遗址,比如粤东会馆、大北小学、西街口、普庵堂、玉皇堂、云龙桥等都得以保护和修缮,将成为新西街的一颗颗明珠。我相信项目建成后,不仅可以改善居民的居住条件,繁荣商业,同时带有玉林符号的文化遗产得到保护,对传承传统文化,坚持文化自信都很有意义。” (记者 刘赛 廖源)
新闻推荐
二环西路 沥青摊铺施工完成 目前进行绿化交安施工,筹备推进涉及石油管线迁改路段施工
4月22日,二环西路沥青摊铺完成(除涉及石油管线迁改段500米外)。本报讯(记者温驷昌通讯员王朋朋任旭龙鞠庆富)记者从中交一航...
玉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玉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