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昭桂(右一)给市民支招解决睡眠问题。
每年的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今年中国的主题是“良好睡眠 健康中国”。在疫情期间,玉林市民的睡眠状况如何?记者走访发现,在疫情期间,出现睡眠问题的市民不在少数。
疫情期间不少市民睡眠不好
“我从大年三十晚上(1月24日)开始就一直睡不好,在床上翻来覆去难以入眠,直到凌晨3~4点才有睡意。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由于整天待在家里,我就有了更多的时间来调节我的睡眠。可是,不管我怎么调整,我的睡眠质量仍然得不到什么改善。”3月17日,在玉林市第四人民医院睡眠医学科,略显疲态的市民秦春明告诉记者,他至今已经被睡眠问题困扰了1个多月。无奈,他只好前来医院就诊求助。
同样,正在咨询医师有关睡眠问题的市民唐丽莉向记者表示,在疫情期间,她也“一直睡不好”。“晚上睡觉很容易失眠,在床上辗转反侧难以睡着。有时候好不容易睡着了,却经常会零零碎碎地做梦。偶尔在梦中惊醒后,会感觉特别清醒,可以毫无睡意地熬到天亮,有时候却需要很久才能够再次入睡。而让我感到不解的是,明明有时候自己很晚才睡,早上却早早地就醒了……”唐丽莉坦言,她被这些睡眠问题折磨得苦不堪言,每天都是无精打采的样子,已经开始影响到她的工作了。
记者在该院睡眠医学科看到,前来咨询和就诊的市民不在少数。“在疫情期间,我们科接到不少市民打来咨询有关睡眠问题的电话。此外,也有个别睡眠问题严重的市民,在疫情防控期间向其居住地的社区申请前来治疗。现在,前来住院治疗睡眠障碍的患者也有不少。”该科主任、副主任医师陈昭桂向记者介绍,在疫情期间,出现睡眠问题的市民较平时有所增加。
为什么在疫情期间,这么多市民出现睡眠问题?针对这个问题,陈昭桂指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是一个典型的应激事件,疫情影响了市民的正常生活,让市民对生活产生了一种不确定感。这种不确定感给市民带来了恐惧、焦虑、抑郁、烦躁等心理,因而影响睡眠。此外,在市民居家抗疫的时间里,有些市民的生活规律出现紊乱,这也是导致出现睡眠问题的一个原因。
调整心理状态拥抱健康睡眠
“睡得好是健康的标志,睡不好是疾病的征象。因此,在疫情期间,我们不仅要戴好口罩,更要睡好觉。”陈昭桂指出,医学研究表明,睡眠不良会降低身体对病毒的抵抗力,好睡眠会帮助身体调整分布免疫细胞,增强对病毒的免疫能力。一般而言,出现睡眠问题的发病因素多为素质因素(如身体过度警觉、焦虑性格等)、诱发因素(如人际冲突、躯体不适等)、维持因素(如过早上床、赖床补觉等)。
那么,怎样才能睡好觉?陈昭桂建议,市民首先要调整好自己的心理状态。当市民面临在疫情期间出现的睡眠问题时,不用感到焦虑和担忧,也不要想得太多。因为,这是正常人在面对突发的、不确定的事情中表现出的正常反应,不要过分将注意力集中在这一点上。
此外,一个良好的睡眠环境对促进睡眠也很重要。市民可以设定一个舒适的睡眠温度,保持房间通风良好,阻挡所有分散注意力的噪音,消除尽可能多的光线。在床上用品的选择上,市民应选用舒适性好的床上用品,不要在床上玩手机、打游戏或进行各种娱乐活动。
在生活作息上,市民应当建立固定的睡觉和起床时间。若市民往常已经有正常的作息时间,那就更应该保持下去。如果市民习惯午睡,则白天睡眠不要超过45分钟,一般以15~30分钟为宜。在晚上,市民在睡前4小时避免过量饮酒和吃重、辛辣口味以及含糖食物,最好不要吸烟;睡前6小时避免喝咖啡、茶、功能饮料等含有刺激性物质的食物。市民可以在睡前播放轻柔的音乐,用温水泡脚10~20分钟,读一本书,也可以喝一杯热牛奶。
在日常生活中,市民要定期运动,以增强体质,但在睡前不要运动。市民可以练习“正念睡眠疗法”和“乐眠操”,减少脑子里的杂念,缓解焦虑,从而使内心清净、放松、促进睡眠。
新闻推荐
万昌·东方韵打造苏式园林,致力于给居者带来舒适的居住感受。没有走亲访友,没有老友聚会,也没有走街串巷……因为受到新冠肺...
玉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玉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