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高苗 通讯员郝生飞 谢宁报道 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榆阳区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聚焦长期积累的复杂难缠遗留问题,做到“脚向基层走,心系群众事”,打出整改组合拳,一批“老大难”问题得到解决,为民服务解难题取得扎实成效。
针对煤炭开采过程中存在的矿井疏干水未得到有效开发利用,造成水资源大量浪费、环境污染问题,榆阳区按照“政府主导、企业出资、市场化运作”原则,区级层面成立股份公司,采取PPP模式筹资,分期建设榆神矿区金麻片区、牛家梁片区和榆横矿区3个片区疏干水综合利用工程,其中金麻、牛家梁片区工程将于2020年先期建成。
就民营轻纺企业长期分散经营、小作坊式加工、设施设备落后、产能效益低、存在一定安全隐患问题,该区立足实际、统筹规划,启动建设占地约730亩的轻工产业标准化厂房,制定产业引导政策,吸纳本地民营企业入园,打造集约高效、高质量发展的轻纺产业集群。今年年底,该园区将全面完成厂房建设,招商引资也将同步开展,明年4月即可投用。
围绕街道社区因办公、服务场所紧张,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功能不完善,制约基层治理和服务群众工作质量提升的问题,榆阳区也提出了综合性解决方案,盘活闲置国有资产加以充分利用;对确需新建的各类场所,列入政府投资建设项目计划有序建设;采取租赁方式为长城路街道长安路社区、永乐路社区,明珠路街道建业路社区等9个社区提供办公、服务场所,今年年底前均可投用。
紧盯星元小学校舍不足和“大班额”问题,榆阳区主要领导在实地调研中现场召开办公会议,决定采取国有资产调配方式,将原工商榆阳分局办公场所调配给该校作为办学场所;要求相关部门按照创建省级一流示范学校的标准,精心组织建设,倒排工期进度,预计2020年秋季入学前,该校改扩建工作将全面完成并投用。另就榆阳区人民医院床位短缺、空间不足问题,该区还将原区体育训练中心业务用房调配给医院使用,预计明年春节前,该场所将完成装修改造并投用。
同时,榆阳区还通过融资、加大政府投入等多种途径解决星元医院资金短缺、新建诊疗大楼设备配置问题;加大资金支持力度,解决公立医院和区属中小学经费紧张问题;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事业单位改革、人才体制机制改革,逐步解决区属公立医院人才队伍建设问题和人才引进难、培养难、留住难等问题;将区综合档案馆项目列入全区重点建设项目,坚持高标准规划,解决原档案馆整体功能难以满足历史档案保存和新时代档案事业发展需要的问题……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王丹实习生罗珍珍报道近日,榆林市第五届“爱榆林·我是榆林好网民”评选结果出炉,榆林传媒中心记者郝彦丰榜上有名...
榆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榆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