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徐子昕
从简陋的医疗环境到现代化的医院大楼,从落后的医疗仪器到国内国际先进设备,从看病难、看病贵到就近看病、全民医保,从四处奔波求医到签约家庭医生上门服务……
70年披荆斩棘、励精图治,新中国成立以来,塞上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城乡面貌焕然一新,人民生活日新月异,文明有礼蔚然成风,全民健身方兴未艾……更重要的是,榆林市群众的健康理念已从“治已病”转变为“治未病”,近乎“白手起家”的榆林医疗卫生事业,也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
截至目前,榆林市共有医疗卫生机构3860个,总建筑面积超过175万平方米,总固定资产42.9亿元;有床位2.06万张,每千常住人口拥有床位数6.03张;卫生人员总数达30456人,每千常住人口执业(助理)医师2.33人,每千常住人口注册护士3.23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现已统筹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295.85万人,参合率98.63%。
脚踏实地 构筑优质服务体系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成功完成人工钛金属全肘关节置换、二尖瓣分离、自体肾移植和颅脑手术等具有前沿性的手术;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创下腹壁下动脉插管化疗晚期宫颈癌、颈椎结核合并高位截瘫颈前入路一次完成、触电心跳呼吸骤停86分钟抢救成功等医疗奇迹;
2012年,翼管神经电凝术治疗变应性鼻炎、复杂面中部骨折治疗、数字化与钛合金相结合在下颌骨缺损中的应用研究等省内领先……
2017年,依托扬榆协作启动“互联网+智慧医疗”系统,对内连接市县乡三级,对外与扬州市85家医疗卫生机构互联互通,建设覆盖榆林市医疗机构的移动医联体,并对接全国高端医疗资源,建成专家移动工作室平台,实现数据实时传输和形式多样的医患、医医互动,开展高效、便捷、精准的远程诊疗服务……
回望榆林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不论是城市公立医院还是基层医疗机构,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都在稳步提升。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人员队伍不断壮大,基本医疗保障作用日益凸显,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全面实施,一个个医疗难题被攻克,医院综合实力不断增强。
目前,榆林市已建成三级综合医院5个,二级综合医院14个,中医医院13个,专科医院20个。
紧扣民生 全民共享健康红利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榆林市还始终坚持共享发展,打造健康榆林,增进民生福祉,确保健康路上不落一人。
“健康扶贫工作作为重大民生工程,是榆林市卫生健康工作的一出‘重头戏’,因为它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健康福祉,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安康。”市卫健委主任惠德存说。近年来,榆林市切实发挥医疗保障在脱贫攻坚中的积极作用,累计投入6亿余元,大力开展健康扶贫工作,为群众构筑‘四重医疗保障’。伴随着榆林市医疗资源总量持续增加,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不断提升,榆林市县域内就诊率明显提高,就医环境显著改善,人民健康状况持续向好。
为保证贫困人口在健康路上不掉队,榆林市还实施了为贫困人口代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费政策,贫困人口参合参保率达100%;319个乡级以上公立医院全部建成“一站式”即时结算窗口,覆盖率达100%;全面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并通过走入乡村开展义诊活动和健康讲座等,使基层医疗水平和群众健康素养持续提高,榆林市村卫生室建设达标率达到98%。
在开展健康扶贫的同时,榆林市还在不断完善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建设,基本形成“基本医保+大病保障+民政医疗救助+疾病应急救助+健康扶贫+商业保险”的全民医保体系,让城乡居民不再为昂贵的医药费而犯愁。
深化改革 构建医卫创新体制
2017年4月1日起,榆林市在6家城市公立医院全面执行新的医疗服务价格,同步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此次改革重在降低大型医用设备检查治疗及检验等804项医疗服务价格,提高体现医务人员劳务价值的诊查、床位、护理、手术、治疗及中医等2831项医疗服务价格,放开95项特需服务及部分医疗服务价格。这一系列惠民举措,标志着榆林市彻底破除了多年以来公立医院“以药养医”的机制。
专科联盟建设,则是榆林市落实国家公立医院改革,提升医疗欠发达地区学科技术水平的另一重要措施。目前,榆林市4所城市公立医院已与省直及西安市10所知名医院建立12个专科联盟;榆阳区在全省率先成立县级公立医疗集团;组建4个医联体,覆盖市域4所三级医院、22个二级医院和7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成国家级重点专科3个、省级重点专科6个,培育省级重点专科3个、市级重点专科18个。榆林一院被确定为国家级胸痛中心,榆林二院被确定为全省脑卒中筛查中心;各县市区妇科、儿科、精神病科、传染病科、全科医学科等专科建设深入推进,榆林市初步形成“三级擎领、二级支撑、专科发力”的医疗服务集群。
通过知名专家来榆坐诊、手术、讲学,不仅为榆林市医务人员提供良好的学习平台,更为榆林市群众提供了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进一步提升了城乡居民的就医获得感。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马蕊通讯员刘文秀报道12月20日,由中国金融教育发展基金会、捷信消费金融有限公司主办,市农村金融教育协调领导小组...
榆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榆林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