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付景宜
2019年,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进入攻坚期。
作为榆林市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主力军,榆林公安机关将攻案件,提升群众满意度作为今年扫黑除恶的目标方向,秉雷霆之势,持为民之心,向黑恶势力发起凌厉攻势,专项斗争取得阶段性胜利。
截至11月底,榆林市共打掉黑社会性质组织13个、恶势力犯罪集团36个、恶势力犯罪团伙33个,破获九类涉恶刑事案件2389起,抓获1841人,刑拘1611人,逮捕1295人,移送起诉1454人,查封、冻结各类涉案资产4.23亿元。
今年以来,榆林市刑事、治安警情同比分别下降了16.9%、29.9%,这场轰轰烈烈的专项斗争让380万榆林人民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安全感。
专业队伍推动专项斗争不断深入
榆林市公安机关站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新高度,把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作为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具体实践行动。
市公安局成立了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领导小组,充分发挥牵头抓总的职能作用,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张明任总指挥,党委班子成员任副组长,根据各自任务分工协调指导,并负责大要案包案督办。领导小组通过召开党委会、专题会、约谈会,以及深入专案组督办等形式,专题分析重要线索核查和重大案件侦办情况,研究解决问题和落实整改推进措施,协调推进案件办理。抽调33名精锐力量组建市局扫黑办,严格落实各成员单位的职责任务,以提级令、交办令、督办令的方式,在督导各业务部门按时完成工作任务的同时,提供专业化业务指导,帮助基层公安机关解决线索核查以及办案过程中的难题。
面对专项斗争的复杂形势和巨大压力,榆林市公安机关严格遵循“无条件调警、无条件支持、无条件配合、无条件服从”的常态化战时工作机制,彻底打破地域、警种界限,榆林市范围内调配620余警力异地用警。
这支能打善战的公安铁军,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力度推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纵深开展。
依法严厉打击黑恶势力犯罪
扫黑除恶,关键在破案。
推动涉黑涉恶案件深挖彻查,是今年公安机关的重攻方向,榆林市公安机关强化力量统筹,采取超常规措施攻坚,深挖犯罪线索,打掉了一批插手资源开发、把持基层政权、实施新闻敲诈的黑恶势力。
榆林市公安机关坚持主要负责同志包抓大案要案和提级办理、异地用警等制度不放松,独创“一提三异五专”办案工作法,即重大涉黑涉恶案件一律由市局提级侦办、挂牌督办,由市局党委班子成员联点包案;疑难复杂案件全部异地用警、异地羁押、异地审讯;采取专门领导、专门研判、专门人员、专门场所和专门保障等工作措施,对重点难点疑点案件实施精准打击。
11月23日,榆阳区人民法院依法对马军等人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等犯罪一案进行公开宣判。被告人马军犯组织、领导黑社会性质组织罪、非法拘禁罪、故意伤害罪、非法持有枪支和弹药等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有期徒刑二十五年,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其他犯罪人员分别被判处十八至一年不等有期徒刑。
专项斗争开展以来,榆林市公安机关相继破获了榆阳郭某、定边李某、神木张某等涉黑涉恶一系列大案要案,令黑暗势力闻风丧胆,让百姓拍手称快。
对于侦办的复杂疑难案件,公安部门及时与检察院和法院进行会商研究,严把案件事实关、证据关、程序关和法律适用关,在准确定性、提高效率的同时,实现对案件侦查、起诉、审判的有效衔接,确保将每一起涉黑涉恶案件办成铁案。
紧紧抓住“打伞破网”这一重攻方向,加强涉及保护伞、关系网相关证据的收集固定,进一步优化、畅通与纪委监委的“双向移送反馈机制”和“一案三查”工作机制,坚持与纪委监委同步上案,将侦办案件与“打伞破网”同步进行。进一步加强与行业主管部门的配合协同,及时通报、移交、反馈侦查打击中发现的监管漏洞和问题隐患。
坚持破案与打财断血同步、查封扣押与追缴同步,按照“边侦查、边调查、边搜查、边扣押”的要求,把彻底摧毁黑恶势力的经济基础作为重要目标之一,高效推进“打财断血”,依法全面收集、固定与案件关联的证据,坚决防止涉案财产被转移、隐匿。截至目前,榆林市共查封、扣押、冻结涉案资产4.23亿元,其中房产64套、车辆93辆。
紧盯重攻方向做好“后半篇文章”
边督边改以来,榆林市公安机关深入推进“五个再一遍、三个大起底”,紧盯“一个重攻方向”,紧紧围绕中央督导组三次对接会指出问题和督导反馈移交问题,认真做好督导“后半篇文章”,从动员部署、宣传发动、线索核查、专案攻坚、案件翻查,到“打伞破网”、打财断血六个方面进行了全面部署再推动,做到整改任务一项不漏、责任要求到岗到人,努力实现反馈问题全清零、整改任务全见底,掀起新一轮强大攻势,成效显著。
中央督导组在陕西省督导扫黑除恶工作期间,指出榆林矿产资源有关的涉黑涉恶案件方面存在的问题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迅速查漏补缺,有针对性地部署开展矿产资源领域扫黑除恶专项行动。榆林市公安机关成立了专门领导小组,按照市扫黑除恶领导小组推进会议精神,制定下发了《矿产资源领域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边督边改攻坚行动方案》和《专项督导工作方案》,集中时间、集中力量对榆林市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领域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摸底。涉及矿产资源的县市分局均发布了《关于征集矿产资源领域涉黑涉恶线索的通告》,广泛发动群众积极检举揭发矿产资源领域涉黑涉恶违法犯罪线索。对近年来涉及矿产资源领域的警情、案件和举报以及相关行业管理部门通报的乱开滥采等情况进行全面梳理,对近年来办理的因矿产纠纷、资源争夺等因素引发的涉煤、涉油、涉气等矿产资源领域的刑事、治安案(事)件进行全面翻查。截至11月底,榆林市公安机关共核查涉及矿产资源领域线索316条,破获涉及矿产资源领域九类涉恶案件478起。
6月份以来,榆林市新打掉黑社会性质组织8个、恶势力犯罪集团10个、恶势力犯罪团伙15个,侦破九类涉恶犯罪案件651起,抓获犯罪嫌疑人847人,刑事拘留778人,逮捕657人,移送起诉770人;扣押冻结查封涉案资金2.39亿元;向各级纪委监委移交与案件关联的公职人员问题线索54条110人。
五大专项整治净化社会风气
为了进一步巩固专项斗争打击成果,实现社会治安秩序持续好转,榆林市公安机关坚持一手抓专项打击、一手抓源头治理,根据实际部署开展了黄赌毒、矿产资源、环食药、经济金融、道路交通等重点领域的专项整治,有效净化社会风气,切实震慑违法犯罪。
建立了派出所摸排涉黑涉恶线索滚动排查制度,以治安复杂娱乐场所、矿产资源、油气开发、金融借贷、道路交通等行业领域为重点,通过发布线索征集通告、接受来信来访、实地调查走访等措施,轮番开展重点行业领域的线索滚动摸排。建立违法犯罪研判机制,依托各类公安信息平台,对警情开展“月分析、季研判、半年汇总”,根据警情特点确定重点线索,让治理工作实现有的放矢。
榆林市公安机关组织开展了打击新闻敲诈、治安乱点排查整治、治安问题突出居民小区摸排整治、私挖乱采造成的非法涉爆隐患的排查整治、金融领域风险隐患排查整治等一系列专项整治活动,持续加大对娱乐场所、城乡结合部、“九小”场所等社会治安复杂场所和矿产资源、物业房产领域的排查整治力度。整治社会治安突出问题和混乱地区158个、治安问题突出小区75个,挂牌整治重点地区20个,整治行业场所乱点1165家,发现整改涉爆安全隐患1632处。破获黄赌刑事案件168起,查处黄赌治安案件1671起;破获毒品违法犯罪案件553起,其中刑事案件350起、违法案件203起。
加强与能源、税务、金融等部门的协作配合,完善线索通报、案件移送、研判会商等工作机制,及时向相关行业管理部门通报、移交、反馈侦查打击过程中发现的监管漏洞和问题隐患,促进行业领域乱象的源头治理,达到整改一个问题、解决一类问题、完善一方面制度的效果。
利剑所指,顽疾渐消。扫除黑恶,社会正义得以伸张;守护平安,群众方可安居乐业。“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扫的是黑恶,赢的是民心,榆林公安将以黑恶不除绝不收兵的决心,用实实在在的战果向榆林市人民交上一份平安答卷。”张明说。
新闻推荐
文明引导员引导市民通过斑马线。本报记者刘继远摄本报记者徐子昕榆林,塞外驼城、能源新都,文明脉络源远流长。一部榆林史,横...
榆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榆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