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新闻 横山新闻 神木新闻 府谷新闻 靖边新闻 定边新闻 绥德新闻 米脂新闻 佳县新闻 吴堡新闻 清涧新闻 子洲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榆林市 > 榆林新闻 > 正文

走进榆阳国家级示范园 看小小马铃薯如何做成大产业

来源:陕西农村报 2019-03-18 19:18   https://www.yybnet.net/

榆阳区群众正在给马铃薯分选装车。

本报记者 鱼玉军 通讯员 王森 赵乐乐 文/图

时值三月,乍暖还寒。从榆林市榆林城区出发,沿国道向北行驶10多公里,便是榆林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这里,宽阔的道路,漂亮的建筑,隆隆的机器声,到处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

今年2月2日,国家发改委、农业农村部等7部委联合发布了100个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名单,榆林市榆阳区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名列其中,成为陕西省仅有的两家单位之一。这个从北京传来的好消息,令人振奋不已。

榆林是我国马铃薯五大优生区之一,榆阳区马铃薯常年种植面积为30万亩,约占榆林市的10%,成为榆阳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支柱产业,也是榆阳区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的核心产业。

农村改革创活力

榆阳区农业农村局局长高子雁介绍,榆阳是传统农业大区,主导产业可以概括为“粮薯菜羊猪杏”。马铃薯作为一种粮蔬兼用型的食物,当地人尤其偏爱。在炒菜、烧烤、油炸、加工粉条等方面,马铃薯被广泛应用,一日三餐离不开,市场价格相对稳定。如今,无论在榆阳区南部山区还是北部滩区,马铃薯已成为广大农户种植的作物,更是许多涉农企业优先发展的产业。

近年来,榆阳区积极实施三级书记抓改革、三条路径抓推广、产权改革促产业等多种举措,创造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榆阳模式”,成为全国推广的样板。

2018年11月,在南京召开的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推进会上,榆林市政协副主席、榆阳区委书记苗丰受邀作报告,介绍了“榆阳模式”的发展情况。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助推了榆阳区马铃薯产业的转型升级。榆阳区通过“一户一田”改革,实施了土地整理项目,新增高标准农田24.5万亩,并流转到龙头企业;通过“龙头企业+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农户”的合作模式,形成利益共同体,带动农户发展,为马铃薯产业规模化、机械化、标准化种植奠定了基础。

农村改革激活了各类农业资源。榆阳区借着产权改革的“东风”,推动马铃薯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快速发展,破除了土地流转、种植基地科技化、规模化等方面的障碍。而消费市场对马铃薯的巨大需求,也增加了整个产业在加工、销售、休闲等领域的发展动力。

“一心三区”做示范

榆林市农业农村局园区办主任鱼智介绍,榆阳区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位于榆林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板块,规划面积10万亩。按照“一心三区”布局,其中“一心”指核心区,位于陕西榆林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北区,占地2109亩,包括示范种植基地、组培中心、储备库、交易市场和加工区。“三区”指位于榆阳区境内的明杰农业、中稷农业、大地种业等三家民营企业的标准化种植基地,三大基地全部实现了1000亩以上集中连片的马铃薯标准化种植。

目前,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建成了年产200万吨的脱毒子薯及商品子薯脱毒扩繁中心,每年可生产马铃薯试管苗4000万株,微型薯5000万粒。生产原种3万多吨,带动推广脱毒种薯120万亩,使马铃薯良种覆盖率达到80%以上。此外,榆阳区建成10万亩示范种植基地,其中核心区1422亩示范基地,重点进行优质马铃薯品种的原种种植繁育技术示范,平均亩产达4768.5公斤,创全国马铃薯单产最高纪录。

明杰农业、中稷农业、大地种业三家民营企业共建成9.5万亩示范种植基地,实现耕种收全程机械化作业、全部订单农业,全国领先。其中,明杰农业园区与上海百事可乐合作,订单生产专用加工薯;与陕西蓝天航空有限公司合作,建成陕西首个农用航空科技示范基地,开展“精准航化”“统防统治”农业植保,打造农用航空产学研示范中心,极大提高了“全程农业机械化”水平。

榆阳区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成为榆林马铃薯产业延伸链条、提高效益、助农增收的样板工程。

一二三产大融合

据榆林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管委会主任刘海江介绍,园区自建设以来,围绕科技创新引领、做强现代农业的目标,着力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探索农民增收新路径,带动榆林农业转型升级。

目前,在榆林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里,一产核心区示范种植基地带动农户和新型农经主体种植马铃薯100万亩,使榆林市马铃薯平均单产提高了6%~10%。二产核心区通过招商引资,在定边现代农业园区建成10万吨马铃薯主食化加工项目,并投入运营。另外,榆林还在核心区启动10万吨冷冻薯类制品加工项目,正在有序推进。在三产领域,榆阳区按照“政府引导、社会参与、群众受益”的原则,打造出马铃薯观光旅游项目。目前,榆阳区已举办多届马铃薯赏花节、薯香榆林活动,各大种植基地主动融入,拓展了农业多种功能,增加了农民收入,提升了产业品牌,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逐步显露。

据悉,榆阳区仅在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年产马铃薯35万吨,产值为4亿多元,占榆阳区农业总产值的8%;涉及农业人口近万人,占全区乡村人口的3%。其中,2018年明杰农业马铃薯产量58464吨,产值8700万元,带动当地150户农民增收200万元;中稷农业马铃薯产量40300吨,产值6448万元,带动当地1300户农民增收160万元;大地种业马铃薯种薯产量4167.76吨、商品薯产量18326.51吨,产值8488万,带动当地1500户农民增收735万元。

榆阳区副区长石彦民介绍,下一步,榆阳区将结合科研和加工项目,同步建设马铃薯主题公园,继续挖掘观光旅游和科普教育等功能,把三产融入榆林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持续提升影响力。

新闻推荐

关注3·15 榆林去年共接消费者投诉2907件 办结2875件

■投诉类型1.商品类案件投诉1733件排在前五位的分别是:①交通工具类案件;②服装、鞋帽类案件;③装修建材类案件;④家居用品类...

榆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榆林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走进榆阳国家级示范园 看小小马铃薯如何做成大产业)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