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张三林报道 记者近日从市生态环境局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去年榆林市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把监管执法作为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群众环境权益的有力抓手,坚持“全覆盖、零容忍、严处罚、重实效”,持续加大执法力度,较好地实现了经济持续发展、污染物排放持续下降、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目标。
过去一年,榆林市以坚定的法治思维、“零容忍”的执法态度,先后开展油气开发区钻井泥浆“三统一”专项执法、水源地专项执法、危险废物环境管理专项执法等10个环保专项执法行动,严厉打击各类环境违法行为。其间,集中处罚了一批严重损害环境的违法企业,限产停产了一批污染治理滞后的企业,查封扣押了一批严重污染环境的设施,极大地震慑了藐视环保法律法规的企业,解决了一批突出环境问题。在全国水源地专项督察中,榆林市水源地是全省唯一100%完成整改任务的地级市,受到国家生态环境部的通报表扬。
据统计,去年榆林市共出动执法人员16141人次,检查企业5869家次,立案处罚企业896家次,罚没款入库1.32亿元,较2017年同比增长75.88%。榆林市实施查封扣押案件333件、限产停产案件95件,移送公安行政拘留案件35件,启动按日计罚31件,约谈企业76家。
与此同时,榆林市各级环保执法部门组织环境执法人员对焦化行业、涉危险废物企业以及输油管线等重点行业和领域进行生态环境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有效确保生态环境安全。截至2018年底,榆林市已有846家企业制定了环境应急预案,600多家企业建立了隐患排查整治工作档案,5个工业园区开展了区域环境风险评估以及无定河、窟野河流域环境风险评估前期工作,榆林市没有发生较大级别以上环境污染事件。为了有效防范和化解信访突出问题,榆林市对收到的投诉信息立接立办,做到所有环境投诉案件有调查、有结果、有回音,彻底解决群众诉求,维护群众环境权益,办结率和回复率均达到100%。
值得一提的是,榆林市还先后投资1000多万元,实施榆林市重点排污企业污染源在线监管平台和网格化监管平台等多个环境智慧执法项目,基本实现了执法程序全覆盖、执法过程全留痕、执法监管实时联网,提升了规范化、精细化、数字化和专业化的新型智慧执法水平。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张建伟1月22日,借着星光出门的李某如往常一样捡废品拾破烂,本是再平常不过的一天,谁能想到却成了她生命中的最后一...
榆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榆林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