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秧歌表演
元宵节前后,榆林降下了两场不大不小的雪,正是万里江山落琼花,移步换影皆是景。2月15日至17日,由榆林市委宣传部主办,榆林市文化和旅游局、榆林传媒中心承办的“陕北榆林过大年”摄影采风活动,吸引了来自四川、山西、河南、河北、内蒙古、宁夏、甘肃、陕西等地的30家媒体50多位媒体人。他们走进榆林逛古城、访古镇、探古村,赏花灯、尝美食、览风光,寻踪华夏文明,感受独特浓郁的陕北年味儿和年俗文化。
共话“传媒+旅游”融合发展
为期3天的摄影采风活动,采风团成员走进神木石峁遗址、高家堡古镇,佳县赤牛坬民俗文化村、大美石窑景区,榆阳区陕北民歌博物馆、夫子庙文化广场、季鸾公园、榆林老街,以及镇北台、红石峡等景区。每一个现场,成员们争相捕捉精彩,随采随发,俨然变身“陕北榆林过大年”文化旅游品牌的推广使者。
当前,榆林市正努力打造陕甘宁蒙晋交界最具影响力的城市、黄土高原原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过大年作为农耕时代中华文明的伟大创造,需要有更多的仪式感来寄予人们对来年的期望。2016年,在榆林旅游资源逐渐深入人心之时,市委、市政府顺势而上,策划打造“陕北榆林过大年”活动。从2017年开始,精彩年年不断,风采年年不同。
年俗文化显风情,八方宾客聚榆林。“陕北榆林过大年”系列活动让红火热闹的年俗活动与黄土高坡的豪迈风情相得益彰,形成了响当当、拿得出手、喊得出口的旅游金字招牌。延续中华文脉,民族文化基因在大秧歌欢快的鼓点与悠扬的唢呐声中绽放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在历年的“陕北榆林过大年”系列活动中,榆林市委宣传部悉心指导,榆林传媒中心与榆林市文化、旅游部门紧密配合,媒介全面跟进,形成传媒矩阵,多角度推广,扩大了榆林旅游资源影响力。
浓浓年味儿感染媒体人
在榆林,从人们送灶君上天美言的吉日开始,当地就正式进入过年模式。入年的陕北,红彤彤,喜洋洋,人们早早地就开始张罗,隆重迎接除夕和春节的到来。红对联、红窗花、红灯笼……从黄土高坡到大漠深处,从黄河之滨到长城沿线,一派喜庆祥和。
当然,来陕北榆林过年,远不止一场红色的视觉盛宴,陕北之“北”的美味,也是个个有惊喜。十二县市区的八碗、五魁、油糕、包头肉……榆林人把厨道的别具匠心在辞旧迎新之际呈现得淋漓尽致。鞭炮声伴着锣鼓声,踩高跷、跑旱船、耍狮子、赛驴、叼羊、转九曲……形式多样的年俗文化活动热闹非凡,让人目不暇接。
在“陕北榆林过大年”系列活动中,所有民俗展演每年精彩不断,每年花样翻新。祈福白云山、迎供牛王会、城隍出府、火判当街……平时难以见到的神秘古老的祭祀仪式也在正月里一一呈现。由于历史上多民族文化汇聚交融的特点,榆林风土人情受周边陕甘宁蒙晋地域影响,古老而淳朴。
此次采风活动上,50多位来自全国各地的媒体人扭秧歌、坐花轿、载歌载舞体验了一把陕北民俗表演。在参访国内第一家民歌博物馆——陕北民歌博物馆时,大家情不自禁地跟着馆内讲解员合唱了一曲耳熟能详的陕北民歌《南泥湾》。他们在供职的媒体上、微信朋友圈和采风微信群里纷纷表达自己对榆林的印象。短暂的相聚,紧张的采访,但榆林的万种风情给了他们无尽的感动。
采风活动结束后,正在归途中的四川绵阳媒体人程志坚在微信群里留言:别了,令人流连忘返的大美榆林!别了,冰冷而又火热的黄土高坡!程志坚说,此行让他和同事有幸从书本和影视的印象中跳出来,零距离领略了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北国风光、博大精深的黄土文化和别样迷人的陕北风情。也许程先生的感慨,也正是千千万万驼城过客,留在心底最美好的印记。
秧歌一舞动四方,榆林年风天下闻。在榆林,保卫传统中国年不再是无力的呐喊,而是在高亢的信天游与震天的锣鼓声中成为最强的“中国好声音”。榆林人坚守过大年的传统年味儿,也在不断创新过大年的文化内涵。据悉,“陕北榆林过大年”在元宵节前后达到高潮,系列活动则要进行到农历正月二十三日才结束。
刚至山乡秧歌迎宾,又见老街风情宜人,闻得唢呐声声,再赏曲艺种种……徜徉榆林过大年,一不小心就会被惊艳到。无论是年的味道,还是城市的味道,抑或自然的味道,都有一抹撩人的绝味值得去追寻和玩味。文/图记者杨永存
新闻推荐
网民反映春节期间个别出租车有乱收费现象,市城客办表示规范出租车运营 严惩乱收费行为
李江江2月份前半月,“百姓问政”平台累计收到网民投诉、咨询、建议、求助、感谢五大类问政帖文893条,其中有效问政帖文656...
榆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榆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