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度过了一个愉快的中秋节,天气也慢慢转凉了。中秋节过后的饮食起居该做什么调整呢?来看看养生专家、玉林市中医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胡晓刚是怎么说的。
养生:预防燥邪伤肺伤胃
中秋节后,天气渐凉,秋风萧杀,还时不时会有气温下降,寒潮来临,这样的天气最容易引起慢性气管炎、肺气肿、风寒湿痹、关节疼痛,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的复发加重。因此,此时的养生重点就是预防燥邪伤肺伤胃,养生原则就是:养阴防燥,润肺益胃。在饮食上,可选芝麻、蜂蜜、甘蔗、菠菜、白木耳、梨、鸭肉、乳品、白菊花、银耳、莲子、芦根、白茅根、沙参等,以滋阴润燥。少吃辣椒、葱、蒜、韭菜等辛辣食物。老年人脾胃虚弱者可多吃一些米粥来益胃生津。此外,中秋期间,部分人群喝酒过多,脂肪摄入量过高,肠胃肝脏负担过重。因此,在节后要多喝白开水或绿茶,加快胃肠道的新陈代谢,减轻大量肉类食物和酒精对肝脏的伤害。
防病:提高御寒能力是关键
入秋后,酷暑天气由盛而降,朝凉夜热,昼夜温差变化较大,这种气温不定的日子,人们最容易感冒,因此,养成每日早晨用冷水洗脸,晚上用热水泡脚的习惯,平时,适当参加散步、打球、做操、练拳、习剑等锻炼,以提高身体抗病能力和御寒能力,防止感冒的发生。中医素有“白色入肺”之说,在饮食上,多选莴笋和菜花等蔬菜,不但能预防感冒等呼吸道疾病,还是非常好的血管清理剂。
护肤:水分充足是前提
入秋后,秋风渐凉,人们出汗减少,加之,秋高气爽,风大灰尘增多,空气也变得干燥。此时,人们暴露在外的皮肤会有一种紧绷绷的感觉,缺乏弹性,甚至还会脱皮。这是因为皮肤水分蒸发加快,角质层水分缺少的缘故。因此,入秋后,人们不宜洗澡过多,更不宜用太热的水洗澡。如果用较热的水洗澡,会让肌肤变得更干燥,出现发红甚至脱皮的现象,皮肤的保护层被破坏后,更容易发生细菌感染;如果洗澡过多,会把身体表面起保护作用的油脂洗掉,使皮肤更加干燥。洗澡时选用的浴液不要选择碱性大的,选中性的最好。洗澡后最好涂一层润肤、保湿的护肤品。有需要者每隔数小时还可以给皮肤喷点水,使皮肤始终处在一种较为湿润的状态。每天多饮水,还可以在房间内放上一盆清水或使用空气加湿器,以增加室内的湿度。
起居:早睡早起防血栓
秋冬是脑血管疾病的好发季节,在长时间睡眠的后期阶段,脑部血流速度就会减慢,这样容易造成脑血栓的形成。适当的早睡早起,养生良好起居习惯,可以有效地避免血栓的形成。
让脖子不受寒,最简单的就是穿有领子的衣服,必要时也可以戴一条围巾或者是丝巾,保护好颈项部不露在外面,以免寒邪入侵。还可以做扩胸仰头和伸筋骨的动作,以锻炼颈项部的肌肉,具体方法就是双手交叉,放在颈部后面,同时扩胸和头部向后仰,手臂向前用力,使得我们的脖颈与手臂形成一种抵抗的姿势。
腰为肾之府,肾脏是人体的先天之本,喜暖怕寒,中秋过后,天气转凉,如果腰部受到风寒侵袭,会导致气滞血瘀引发腰痛等症状的发生。
(庞贞兰)
新闻推荐
自治区督查组莅玉督查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工作 从“人丁兴旺”到“人才兴旺”
本报讯(记者陆小青)9月26日,以自治区北部湾办副主任蓝永信为组长的自治区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专项督查组一行莅玉,就玉林市...
玉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玉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