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能俍
2016年初,《榆林日报》文艺副刊开设“诗意榆林”专栏,约我撰稿。其时,我正在榆林市诗词学会的安排下,参与编纂《榆林历代诗词全集》,有机会较为系统全面地览阅了历代诸多关涉榆林历史的诗作,也有心得体会撰稿。我从上起先秦、下迄晚清的数千篇涉榆诗、词、曲、赋中,遴选部分作品,依其产生的年代为顺序,分门别类,陆续写成文稿,供专栏刊用。到2017年底的两年内,《榆林日报》共刊出我的文稿50篇。这些文稿从《诗经》写起,依次写到近代著名报人张季鸾,自以为对历代与榆林历史紧密相关的重要作者、重要作品大致均有涉及,便告一段落,不再续写。这些文稿刊出后,引起较大反响。不少读者主动同我联系,或索要样报,或商榷看法。也有读者认为,从古典诗词入手,撰写系列文章,解读榆林历史,在榆林尚属首次,很有意义,并建议我将这些文稿编印成书,以利读者保存与探索。我于是将文稿一一作了订正,改正了一些疏漏错谬,又增写了部分自以为不该缺少的文稿,汇编在一起,取名《诗话榆林》。这便是这本小书的由来。
报纸是大众媒体,为报纸写稿,首先要适应读者的阅读需求。我为《榆林日报》撰写这批文稿的用意,是想同读者大众一起通过诗歌来了解榆林历史的概貌。说到底,诗歌是诗人对其所处时代的形象化书写与写意化描述,因而诗歌在一定意义上也就成为一种历史的载体。尽管诗歌对历史的书写往往不那么完整、详实,然而诗歌凝练、形象、生动、逼真,蕴涵着诗人对吟咏对象的认知与情感,因而诗歌给人的印象更为真切而深刻,更易引发人们的共鸣与深思。唯其如此,透过诗歌回望历史,也就有着某种别开蹊径的独特优势。关涉榆林历史的古典诗歌中吟咏的人物事象、民情风俗、自然风光等,无不蕴涵着榆林的历史风云。把这些产生于不同历史时期的诗篇串结在一起,加以整体性的观照与思考,有助于我们找寻榆林历史的发展脉络。人们常说,榆林的古老大地是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的碰撞交融之地,是多个民族互相争战而又共生共处的民族融合之地,是历朝历代的军事要陲与边关要地,是中华民族多元文化的发祥地。所有这些说法,在吟咏榆林的古典诗章中都可以找到根据,得到印证。我力图通过系列文稿,追寻榆林历史的发展轨迹,展示榆林独特而丰厚的文化底蕴。我写这些文稿的另一用意,是希望向诗词爱好者普及一些诗词知识,和读者一道提高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使更多的读者关注诗词,了解诗词,热爱诗词。我在行文中,有意介绍了关于诗、词、曲、赋体式韵律方面的一些基本知识,对相关重要诗人的生平逸事,诗词创作的不同流派、风格,诗词方面的常见术语、概念等,都尽可能作出简要阐述。为帮助诗词爱好者更好地理解诗词内容,我对诗词中涉及到的地名、山水、官职及生僻典故、重要事件、生僻词语等也尽可能作出必要的解释。为保持每篇文稿的完整性,方便读者阅读,有的内容虽在前文中已经出现,后文中也作了必要的交代。倘若这本小书的出版,能够有助于读者了解榆林的历史梗概,有助于读者提高诗词鉴赏水平,则我不胜欣慰之至。由于水平所限,文稿中的舛错在所难免,恳请读者不吝指正。
大凡喜欢诗词的人们,总会格外关注吟咏自己家乡的诗章,因为这些诗章传续着故乡的文脉,承载着故乡的精神。以边塞诗为代表的榆林古典诗词,传唱千年,绵延不绝,犹如中华诗歌宝库中的串串珠玑,琳琅满目,光彩四溢。这是榆林人弥足珍贵的文化瑰宝。其中蕴涵的榆林气魄与榆林精神,无疑是我们登上文明高峰、走向诗意生活的不可或缺的文化资源。我愿以这本小书与读者朋友共勉,为传承中华诗词,发展文艺事业,力学笃行,砥砺进取,献一丝薄力,做一份贡献。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吕晶报道“尊师重教立德树人”,9月7日上午,在第34个教师节来临之际,榆林市青少年宫召开庆祝教师节座谈,对2018年度各...
榆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榆林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