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苑里的读书者
一个城市的气质,不仅仅是宏伟的高楼、宽阔的街道,对于生活在其中的居民来说,最在意的是浓浓的文化内涵、是弥漫的书香味,而承载这些的应该是图书馆、博物馆与书店,对于榆林人来说,位于青山路的荷风书院无疑是这个城市的一张名片,这是榆林市首家公益慈善图书馆,成立五年来,虽不是那么高大上,但却用它独特的魅力无声无息地影响着生活在这里的人们。
“识得风中荷,方悟红尘,堪笑群芳,休羡浮名薄利事;观尽苑里书,才通古今,独行天下,常怀正己化人心。”在荷风书院门口,大厅内,到处挂着这样一副对联,这是书院的创办人高飞自己编撰的,它不只是一副藏头对联,内含了书苑的名字,更包含了创办人的初心。
7月8日,记者走进荷风书苑,了解它创办和成长的故事。
全市首家公益慈善图书馆
7月8日是周末,早上8点整,书苑已经开门。
整齐的书架、素雅的桌椅、琳琅的书籍、安静的人们,走进荷风书苑,扑面而来的是这样一种舒适和惬意。他们或者在书架上挑选自己喜欢的书,或者坐下来享受阅读的乐趣,没有人发出嘈杂的声音。
高飞也早早过来了,“书苑成立五年来,每天早八点至晚八点开放,除了春节七天假,全年无休,现有图书近3万册,涉及国学、古典、文学、名著、人物、历史、军事、地理、养生、艺术、宗教、摄影、小说、学生书籍以及各种综合类图书。”高飞说,书苑免费对外开放,任何喜欢读书的人都可以在这里免费读书、免费借阅。
这样一个丝毫不盈利的图书馆,高飞图什么呢?
时间要倒回2012年。
生活中的高飞是一个热爱生活、喜欢登山的人,2012年,高飞成功登顶玉珠峰。经过七天七夜的攀登,站在海拔6000米的高处,感受着大自然的神奇和人的渺小,他在思考,生活应该怎么过才有意义?一个人来世一遭,总应该做点什么有意义的事情。回到榆林后,他决定办一家图书馆,“只有知识的力量是无穷的,不需要太大,给爱看书的人提供一个场所”,这是他的初衷,2013年,荷风书苑正式开门,首次购书便达万余册,并被市慈善协会授予全市首家公益慈善图书馆。
提供一个读书的好地方,并不是荷风书苑所做的唯一一件事。书苑成立以来,还积极组织会员和志愿者投身到一些力所能及的公益事业中:给佳县留守儿童足球队送去了孩子们买不起的球衣、球裤、球鞋袜,向补浪河贫困学校捐赠了书籍、衣服和学习用具,资助了榆林学院的六名贫困大学生,在青海玉树地震期间,动员爱心人士捐赠衣物等救灾品……
希望再复制一家书苑
书苑成立之初,并没有络绎不绝的人前来看书,高飞也不着急,没有刻意去宣传,按部就班地办讲堂、读经典。他相信,酒香不怕巷子深,五年过去了,现在“荷风大讲堂”已经成为书苑的一张“招牌”,从论语、大学、红楼梦到汉字的魅力,吸引了一批又一批人前来。
加建新是一位退休干部,他是书苑的忠实读者,不仅自己读书,研究古汉字和甲骨文的他还义务在书苑作了两次“美丽的汉字”的讲座。贾继先和女儿赵妍都是书苑的会员,从书苑开办以来,只要有时间坚持来这里看书、学习、听讲座。“我自己是通过自考才考上大学的,吃了不少苦,希望孩子从小能感受到读书的力量。荷风书苑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场所,这里是读书人的乐园,也是我心中的黄金屋。”贾继先感慨道。
记者了解到,荷风书苑的主导思想是“民间、公益、开放”,“弘扬大爱,乐善天下、感恩社会、构建和谐”是它的服务宗旨,书苑成立以来,陆续迎来6万余人次读者,办出2000多张借书卡,为读者提供了共享文化资源、共享知识洗礼的精神乐园。书苑有一个捐赠区,这个区域全是读者捐赠的图书。每一本书都会有书友的签名,不同读者群捐的读物更整合了社会资源,为馆内的读者提供了更多的阅读空间,这种非同寻常的“交换知识”的理念,不禁让人肃然起敬。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是创办者高飞最喜欢的一句话,虽然在很多人看来,他开办这个书苑非但没有收入,每年还要陆续投钱,纯粹是“脑子进水”的表现,高飞却说,人生在世,不是只有金钱二字,总有些事需要人去做,他坚信,自己可以把书苑坚持办下去,不久的将来,也希望再复制一家“荷风书苑”,让更多人享受到阅读的乐趣、感受到知识的力量,让书香飘满古城。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满孝永摄影报道7月2日,榆林市银行业2018年度“普及金融知识万里行”活动启动。根据活动安排,2018年度“普及金融知...
榆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榆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