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立强在观察嫁接后的松树长势。
文图/本报记者 宋炜
有一个几乎拿遍所从事领域从县市级到国家甚至是世界级各类奖项的母亲,而自己也选择从事了相同的行业,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联合国“拉奥博士”奖获得者、全国治沙模范牛玉琴的儿子张立强说:“非常光荣,同时压力更大。”
1、体会荣耀
比照现在流行的“富二代”“官二代”称谓,张立强可以说是不折不扣的“林二代”。
父母带领全家人开始治沙时,张立强还是一个努力发掘沙子更多玩法的顽童,等到了六七岁,他就可以在漫天风沙中帮大人做一些像是扶树苗之类的力所能及的事情。再后来,随着父亲的去世和家中因为将所有资金、精力投入到造林中而导致的生活质量全面下降,更加深了张立强对于种树、治沙的记忆。
1993年的一天,让张立强对母亲的事业有了新的感受和认识。
“前边是敲锣打鼓的秧歌队,中间是举着鲜花、欢声笑语的小学生,后边是县里的领导、市上的领导簇拥着的妈妈……原来治沙是一件光荣的事情。”那一刻,挤在欢迎人群中的张立强,在震撼之余更感到无比荣耀。
接下来大大小小、接踵而来的数不清的荣誉,让张立强心中的这种感觉一直持续到现在,也势必将伴随终生。
2、感受压力
两年后,初中毕业的张立强通过类似现在“保送”的方式,进入原陕西省林业学校。“当时,是市县领导出于‘为母亲培养一个好帮手\’的初衷,推荐我去的省林校。”张立强说,这也意味着如果没有大的意外,若干年后他将会接过母亲的衣钵。
“能接得住、接得好吗?”经历了专业、正规的林业专业学习,充分了解了其中艰辛的张立强觉得“压力山大”。
“这种压力,不在于我自己能获得多少荣誉、取得多大的成绩,而在于我能不能在治沙造林中干出一些不同于之前、属于我自己的东西。”张立强说。
3、“绿色金库”
母亲染绿了11万亩黄沙,张立强想的是如何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把它们都变成“摇钱树”。“母亲他们那一代人,完成了‘人进沙退\’,我们就得想办法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张立强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和全市大多数地方一样,樟子松、杨树以及一些沙生灌木是牛玉琴绿化11万亩黄沙的主力树种,而树种单一和经济效益低下、甚至是全无经济效益的问题也同样存在。“不同品种的松树,经济效益有很大的差别。比如说,红松产出的木材价格就远超樟子松,同时它的松子也可以有不错的收益。”张立强说,榆林境内以百万亩计的樟子松林除了作为生态建设中的绿色宝库,也完全可以成为产生巨大经济效益的“绿色金库”。
2013年起,张立强就在自家林地上开始了在樟子松上嫁接红松、班克松、白松等不同品种松树的试验,并已经取得了初步成功:嫁接成功率已经提高到97%以上,嫁接后的树木生长一切正常。完成嫁接的树上产出的接穗,除了可满足自家嫁接使用外,已经开始向内蒙古、银川等周边地区销售……
4、后继之人
近两年,张立强开始试验在沙地条件下种植一些对于大多数榆林人来说“只闻其名”的新物种。比如欧李(又名钙果)和榛子等。“欧李效益喜人,而且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榛子则还需要解决一些技术上的问题。”张立强表示。
“林子不是一代人造完的,需要一代接着一代干。现在三儿(张立强是牛玉琴的三儿子)他们比我们那会儿强,以前我们治沙造林主要靠吃苦流汗,现在他们有文化、懂技术,以前我们造林用的树种很单一,现在多样化,以前在沙漠里种树,种下100棵能活一半就不错了,现在基本全部能活。创业容易守业难,现在看到他们干得这么好,治沙事业后继有人,我很高兴。”儿子的努力和成绩,牛玉琴看在眼里喜在心里。
雏凤清于老凤声,是牛玉琴对儿子的评价和对治沙造林事业的期盼,也是张立强奋斗的方向和目标。
新闻推荐
王丹社区是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大集体”。2017年市委、市政府开展十大战略问题研究,将“城乡社区治理”...
榆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榆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