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五年,是榆林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是全市上下应对重大挑战、经受重大考验、砥砺奋进的五年,产业转型升级、旅游文化快速发展、社会保障不断强化、百姓安居乐业。目前榆林正全面推动经济社会追赶超越、转型发展,榆林大地正在发生一场全方位、深层次、根本性的变革。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近年来,面对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榆林顶住经济下行压力,克服转型升级带来的阵痛,坚持强优势与补短板并重。2017年榆林抢抓宏观经济回暖机遇,加强重点领域运行调度,出台工业促投资稳增长“新19条”、支持民营经济发展“15条”等政策措施,35类重点监测的工业品中24类产量保持正增长,直报工业企业利润增长137.8%,规上工业总产值实现4234.64亿元,增速居全省第一。
2017年榆林实现生产总值3318.39亿元,增长8%;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577.1亿元,增长7.5%;完成财政总收入739.57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312.97亿元,分别增长51.6%和34.5%,多项经济指标创历史新高,追赶超越和目标责任考核位居全省第一方阵。
改善社会民生
群众生活更加幸福
如果要问榆林这几年最大的变化是什么?答案一定是这座城市面貌、环境和品质的华丽转身。这些年,一个个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基础设施项目建成投用,其发展速度之快,变化之大,让市民倍感自豪,生活也越来越幸福。
“上学难”已不是难题,2018年榆林将启动114所公办幼儿园建设,年内普惠性幼儿园占比达到80%以上。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基本消除66人以上超大班额。加快发展职业教育,落实30%地方教育费附加用于职业教育政策,支持榆林职业技术学院建设国内一流院校和一流专业。
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健全乡村医疗服务体系、加强重大疾病防控工作,让“看病难”不再难!
着力打造生态宜居城市
近年来,榆林市能源产业飞速发展,为避免将城市建成“水泥森林”,榆林市着力打造生态宜居城市,让市民自由呼吸、尽情放松。“一池清水、两条绿带,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描绘的是榆溪河生态长廊的美景。
2018年榆林市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加快榆溪河生态长廊二期工程建设进度,建成10个社区公园,打造十分钟市民健身休闲圈。建设20万亩环城绿化生态圈,加快实现中心城市“四季长青、三季有花”。华商报记者 杨虎元
新闻推荐
宋炜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
榆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榆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