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陈明兰通讯员蓝常斌)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年好景看春耕。春分时节,春雷响起,带来了丰沛的雨水,玉林大地万物复苏。连日来,田间地头一片忙碌,农民抢赶春时开展春耕,一辆辆满载肥料、种子的农用车辆往来穿梭,农民在农技人员的指导下播下春天的种子。截至目前,全市已准备秧田9.72万亩,早稻种子浸播325.8万斤,已犁耙田142.86万亩,下田农机7.66万台。此外,还有不少地方已经开始春插。
春耕生产,培训先行。自春耕工作启动以来,为提高农户的科技种植水平,全市各级农业部门从农科院、推广站、土肥站、农业服务中心等单位抽调人员,与各地农资公司成立春耕服务队,巡回各村田间地头,精心为农民和种植户组织多场现场技术交流会,向群众传授春耕生产技术。同时,就培训内容与群众进行有奖问答互动,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深受群众的欢迎。据统计,全市共开展农业技术培训631期,培训人次9.96万人次,出墙报686期,出动宣传车162台次,张贴宣传标语13.01万条,印发农业技术资料23.83万份,农业技术人员下乡指导1.18万人次,让群众享受“春耕科技大餐”,为实现全年粮食丰产丰收开好头、起好步。
品种选择,良种优先。在水稻品种方面,主要推广种植特优系列、Y两优系列、杂优系列、深优系列、野香优系列等近两百个品种,以超级稻引领,杂交稻、优质稻因地制宜选择,实现了水稻良种的多品种供应。全市水稻种子供应量333.08万公斤,其中杂交稻257.89万公斤,常规稻75.19万公斤,全面满足了春耕生产水稻用种需求。
科技育秧,确保农时。大部分推广应用塑盘地膜覆盖集中育秧,既可以节约稻种,又有根部带土多,具有易抛秧、易立苗等优点,而且地膜覆盖能抗寒保温,可防止烂秧,提高秧苗成活率。推广成本低、效益高的广西玉林市树锋农业机械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水稻智能播种机,5人作业,一天能完成400亩至500亩大田机插秧,200亩至300亩抛秧。此外,示范推广集中工厂化育秧示范试点,可实现提高秧苗质量、增强抗灾能力、节约育秧成本、解决请工难等目标,以组织多个农户、多个村组一起或者由合作社、企业进行育秧,实现统一供种、统一育秧,然后向农户统一供应商品化秧苗的先进育秧模式。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陈瑜)3月23日,由玉林市商务局、玉林市机关事务管理局主办,玉林市奥博广告有限公司承办的2018年玉林汽车·房产联盟大巡展(春季·大型车展)在玉林市江南公园拉开帷幕。本次车展是玉林汽车联...
玉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玉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