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春困秋乏”。随着春天的到来,气温日渐回升,这时候人们往往会感到困倦、疲乏、昏昏欲睡,或会出现不管睡多长时间还是觉得疲倦、浑身提不起劲来,这种状态就是俗话说的“春困”。
玉林市第三人民医院心理科副主任医师黄乾告诉记者,“春困”是季节转换给人们带来的一种生理变化的客观反应,它会使人感觉昏昏沉沉、四肢乏力、反应迟钝,是一种睡眠障碍。
“睡眠障碍的定义是指对睡眠的数量和质量的不满意的主观体验。”黄乾指出,按病因分,睡眠障碍分为“器质性”和“非器质性”,临床上以非器质性最常见;有资料显示,非器质睡眠障碍占90%以上。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编写的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对非器质性睡眠障碍的诊断,包括“睡眠失调”和“睡眠失常”。
其中,睡眠失调是指原发性心因性状态,其中主要紊乱是由于情绪原因导致睡眠的质或量或时序的变化失调,表现为失眠、嗜睡和睡眠—觉醒节律障碍。睡眠失常是指在睡眠中发生异常的发作性事件,在儿童时期主要与儿童的生长发育有关,在成人期则主要是心因性引起的,如睡行症、睡惊和梦魇。
造成睡眠障碍常见的病因主要有脑部疾病、身体疾病和心理社会因素。其中,又以心理社会因素为多见,如受到不幸打击、工作学习压力、受到不公待遇、患上大病等。
一些常见的心理疾病有: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神经衰弱、精神分裂症、痴呆症、双相情感障碍、疑病症等。一些常见的心身疾病有:胃溃疡、高血压、冠心病、慢性疼痛等。
黄乾指出,情绪因素是导致非器质性睡眠障碍发病的重要因素。但在很多情况下,睡眠紊乱可以是另一种精神或躯体障碍的症状之一。有时某一种睡眠障碍在临床表现上看起来是独立的,仍有许多精神因素或躯体因素可能与其发生有关。但是,只要在病人的主诉中有睡眠紊乱,睡眠障碍的诊断便可以成立。
睡眠障碍不仅是一种生理障碍、脑功能的紊乱,还是一种心理反应,更是很多疾病的临床表现之一,同时会伴有情绪上的焦虑和抑郁,给人造成极大的痛苦。
如何提高睡眠质量?黄乾指出,睡眠是人类生命的现象,有其规律性,尊重自然规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提升睡眠质量主要在于对个人的睡眠障碍进行专业评估和专业指导。主要的方法有健康教育和心理指导以及心理治疗。不同的人群,其睡眠也有所讲究。
“生活中,很多人都用更多睡觉来解决春困,这是不对的。”黄乾告诉记者,一般而言,成年人的睡眠时间以6~8小时为宜,每天睡8个小时足以恢复体力。对于老年人来说,睡眠不要超过8小时。有条件的人可以在午饭后小睡30分钟,没条件午休的人也可以闭目养神10分钟,这样做也能让身心解乏。
黄乾建议,拥有好睡眠,市民首先要加强学习睡眠相关知识,正确认识到睡眠对健康的作用。其次,不能熬夜,晚上10时至11时是最好的入睡时间。再者,睡前1小时不要做剧烈性运动或竞技娱乐活动,应在睡前30分钟做些放松的活动,如听一些欢快、优美的音乐等。此外,要解除对手机的依赖,多参加一些社交活动,培养积极、乐观、开朗、向上、有广泛兴趣的性格。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曾维栋通讯员何际传)3月21日,玉林市交警支队直属三大队与玉林绿地城房地产开发公司联手在玉东大道双拥路口开展文明交通劝导活动。活动前,该大队执勤民警对玉林绿地城房地产开发公司的志...
玉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玉林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