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书记戴征社在榆林林业科技创新园察看樟子松嫁接红松的松子生长情况。 赵小军摄
本报记者赵小军报道近日,市委书记戴征社深入榆林城区调研榆林城郊生态屏障建设工作,强调要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抓住春季植树造林的有利时节,深入开展大规模绿化行动,扎实推进国家森林城市创建,着力打造环榆绿色生态安全屏障。
在省治沙所沙生植物园,戴征社向科技人员了解沙生植物的保护和利用情况,要求做好治沙树种的基因保存,将多年来的科研成果有序转化为林业生产力,增强城市绿化保障能力。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建成的七里沙林业综合治理区,戴征社要求下一步要注重树种优化和灌木林的搭配,努力提升森林质量。在位于西南新区的林业科技创新园,戴征社鼓励林业科技人员结合乡村振兴,做好技术攻关和示范推广,改造低产低效果园,助力精准脱贫。在小纪汗林场万亩樟子松基地,戴征社强调要借助运用无人机看护、雷达防火等科技,尽快实现林场的现代化管理。
在调研中,戴征社指出,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榆林生态建设的重要抓手,市区林业部门要严格按照创建目标要求,重点围绕打造环榆生态绿化圈,进一步增加绿带宽度,提高绿化水平。要在现有城市框架的基础上,按地理地貌特点,分层次规划实施以城区绿化系统、环城林带及组团生态隔离带和沙地、山林地等为主体的生态绿化。要尽快形成以榆溪河生态人文景观为轴线,公园、城市景观防护廊道为骨架的城市森林生态系统。要严格造林技术质量标准和关口,确保造一片、活一片、成一片、美一片。要探索形成生态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机制,充分用市场化的手段发展林业产业,既吸引群众积极参与林业建设,又把林业资源变成资产,实现生态美、百姓富。
新闻推荐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赵明)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今年要完成铁路投资7320亿元,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向中西部地区倾斜。全国人大代表、榆林市代市长李春临建议,包海高铁延安至榆林段和西安至安康...
榆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榆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