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市第四中学聂粉艳
拜伦说:他日相逢,何日贺汝,以沉默,以眼泪。
刘继荣说:我们的相逢,不必洒扫庭院,设酒作宴,隔着白纸黑字,流泪,微笑,遥遥握手致意。
沐浴在朗朗的晨光中,静静地拜读台湾女作家刘继荣的《坐在路边鼓掌的人》。隔着淡雅的墨香,隔着白纸黑字,我被书中那一个个折射着真、纯、美、善的亲情故事细细地感动着。一页页朴素的文字,一个个幸福的画面,犹同一泓冬的温泉,从眼前轻轻地流过,引领着心灵朝向那最圣洁而优善的爱的方向前行。
《坐在路边鼓掌的人》,以细腻的情感和温热的笔触讲述了30个关于亲情、关于母爱、关于成长的小故事,每一篇都带给人柔软的触感。作者用素雅的文字、温暖的讲述教会我们:什么是爱。而在这个深奥的爱的课堂中,孩子用被清水洗涤过的心灵,用简单而纯粹的快乐,教会我们学着如何去爱这个世界,又如何去面对生命个体的成长历程。
意大利著名作家亚米契斯在《爱的教育》中有句名言:“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书中的每一个故事,仿佛就发生在我们的身边,那么熟悉,又那么相近。隐匿于文字背后的作者,像是一位久不相遇的知己,怀着一颗柔软的心体味着你所有深藏的苦楚,用阳光的手指抚摸你心灵最深处,种下亲情的幸福,忽然花开,姹紫嫣红。
色彩最鲜艳的花朵要开放,色彩平淡的花朵也想要开放,哪怕是最小的梦想,也值得花最大的力气来浇灌,而我们却常常那样的迫不及待。事实上,在我们的每一个家庭中、每一个班级中,孩子们都是各不相同的,但你仔细地去分辨孩子们的眼神,分明都闪烁着良善,充满着爱的渴望。而我们,却被那顽皮和稚拙挡住了眼睛,看不到孩子们心中的天堂。
正如作者刘继荣所说:“孩子的成长,是一粒稻长成硕硕的穗。是青青的云,凝聚成一帘江南二月的杏花雨。是坚硬的核,开成千树万树塞北晶莹的梨花。这本来就是一种漫长而美丽的等待。”
想到这里,我们是否可以将激烈的批评改为温和的劝解,是否可以将急躁的训斥改为耐心的倾听,我们的笑容是否可以更明媚,我们的语言是否可以更温柔,我们的心胸是否可以更宽广……在温馨的天籁中,我们是否可以让爱的怀抱闪耀着童话中矢车菊的蓝,让胸中这颗带着爱的心灵盛满人世间最深的温暖。
最好的教育,就是让爱的光芒无处不在。孩子在你怀里,而你在爱里,这便是最美好的世界。
新闻推荐
随着***攻坚战在榆林轰轰烈烈地打响,各项政策向扶贫倾斜,各种资金向扶贫聚集,更多项目向扶贫靠拢,各方力量向扶贫整合。***、脱贫攻坚,资金保障是第一要素。从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
榆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榆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