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长、榆林代表团团长尉俊东检查榆林展馆
市长尉俊东,科技部政策法规与监督司副司长唐玉立,省科技厅副厅长林黎明,市委常委、副市长张海峰共同开启榆林市科技创业之门
顾客品尝海红果产品
宣传介绍榆林地方美食
山地苹果受热捧
顾客争相购买黄灿灿的小米
154斤大南瓜惊艳亮相
介绍晚熟桃
榆林专场签约仪式
受表彰的科技扶贫创业能手
农高会脱贫攻坚馆的榆林展区一角
农高会特色现代农业馆的榆林展区
文图\本报记者吕晶 刘予涵
每年在杨凌举行的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都是各展团展示自己的绝佳舞台。第24届杨凌农高会上,位于特色现代农业馆和脱贫攻坚馆的榆林展区,格外引人瞩目。在极具榆林地方特色的主展馆内,四根柱子上各显示着榆林的一项支柱产业,一把秧歌伞头所用的大伞下,微缩版的镇北台上展示着近百种榆林好产品。脱贫攻坚馆的榆林展区入眼即是极具特色的陕北窑洞,窗口两个电子大屏上滚动播放着榆林各种特色产业,这些设计和展示让榆林展馆成为最吸引人眼球的那一个。不少客商在参观榆林馆时都称赞:“这个展馆真漂亮,有浓浓的地域特色。”
本届农高会,榆林主展馆以榆林镇北台为底座,采用立体电子屏幕配滚动字幕、动漫配合实物展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驰名商标等榆林好产品。后墙以实物墙为背景,以电子屏和灯箱为表现形式,集中展示榆林市近五年来农业方面取得的新成就。展位四周搭建了四根底座为三层电子屏的四棱柱,集中展示榆林市马铃薯、羊子、红枣、果业四大支柱产业涌现出的新成果、新技术、形成品牌的好产品。
脱贫攻坚馆的榆林展区,则以陕北窑洞为门头造型,内部为榆林十二个县市区展区,以电子屏、展板讲故事的形式,集中展示榆林市科技产业扶贫探索出的“建平台、促双创、兴产业”脱贫攻坚工作机制和成效做法。
神木市高家堡王氏挂面合作社负责人王志胜告诉记者,今年是他第三次参加杨凌农高会,感觉榆林的产品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农高会是榆林与全国各地企业之间的一座桥梁,既能推广自己的产品,又能学到别人的好经验。我们要争取发现更多的合作契机,让榆林的产品走得更远。”王志胜说。
本届农高会以“一带一路”助推农业现代化为主题,主要活动包括国际农业合作交流、现代农业发展研讨、特色现代农业展览展示、涉农品牌标准成果信息系列发布、“三农”服务咨询培训、项目招商与技术交易、评奖等。榆林市共有220家企业、4000余人参会,共征集18大类、200多个产品参展。经过大会组委会评审,荣获后稷特别奖4项,后稷奖25项,签约项目40个,项目内容涵盖了基地建设、品种选育、种植养殖、新产品开发、农副产品加工销售等现代农业发展各个领域,签约金额103亿元,创历年之最。这些项目的签约,将成为榆林市“追赶超越、建成陕甘宁蒙晋交界最具影响力的城市”的重要支撑。
会议期间,榆林市还通过智慧养殖云数据平台和星创优品电商平台这两大网络服务平台,建立榆林特色名优产品线上销售通道,展示榆林市特色养殖业及主打品牌农产品,推进榆林大农业产品销售模式转型升级,打开榆林特色农产品走出榆林、远销国内外的崭新局面。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高苗报道11月3日,参加第十二届煤博会的外国客商受邀到榆林高新区走访煤化工企业。来自柬埔寨、韩国、泰国、哈萨克斯坦等国家的领事、客商等数十人走访了陕西榆林凯越煤化有限责任公司、...
榆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榆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