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新闻 横山新闻 神木新闻 府谷新闻 靖边新闻 定边新闻 绥德新闻 米脂新闻 佳县新闻 吴堡新闻 清涧新闻 子洲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榆林市 > 榆林新闻 > 正文

西农大玉米新品种实现籽粒机收

来源:陕西日报 2017-11-02 07:28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讯(通讯员靳军记者王晓阳)如果收割玉米也能像收割小麦一样,机器进地籽粒来,多好。近日,记者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榆林玉米试验示范站看到,这个美好的愿望已经成为现实:一台联合收割机正将金黄的玉米籽粒倾倒在地头的小卡车上。而当天的测产结果表明,该校薛吉全教授率领玉米科技团队选育的陕单636等多个玉米机收新品种,不仅做到了籽粒直收,而且亩产均超过1000公斤,这预示着我国玉米收割即将进入一个新阶段。

这个玉米试验示范站位于榆林市榆阳区榆卜界村,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榆林市农科院联合建立。今年,试验站种植了4个适合机械化籽粒收获的玉米品种,其中包括陕西省审定的首个机收品种陕单636。记者看到,和普通玉米品种相比,这些机收品种很特别:植株低而密集,主秆细而坚韧,穗子小而紧实,结穗位置保持一致。收割机开过后,在地里“吐”下被粉碎的秸秆,而“释放”出来的玉米籽粒饱满硕大、晶莹剔透,摸着也很干爽。

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中国农业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和陕西省有关专家组成的专家组,观看了玉米机收过程并进行了籽粒直收现场测产。结果显示:陕单636、陕单650、陕单620亩产都超过了1000公斤,最高达到1035.72公斤;籽粒含水量最高为21.3%,最低为16.7%;破损率最高为2.77%,最低为1.75%。

专家组认为,今年,在生长过程中遭遇中期高温干旱、后期阴雨寡照的情况下,这些新品种玉米表现出耐密抗倒、水分含量低、机收籽粒破损率较低等丰产宜机收的特性,为陕西树立了亩产过吨的玉米全程机械化收割示范样板。

长期以来,收割玉米是重体力活。近几年,虽然有了玉米收割机,但也只能摘棒子。看着机器很快将玉米粒收回来,在现场帮工的榆卜界村村民白桂琴惊叹不已。她家有6亩玉米地,每年秋收都得忙半个月,雇人来收得花300元。而眼前的机器收1亩地,只用了不到10分钟,且只需80元。

专家组副组长、中国农业大学教授王璞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选育的早熟耐密宜机收玉米品种,打破了制约我国玉米生产现代化发展的瓶颈。”专家组组长、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李少昆说:“玉米机收是我国玉米收割的转折点。未来十年,中国玉米采收都将如此。”

新闻推荐

两女穿护士服上班玩直播 榆林市第一医院:系实习生,已暂停两人工作

华商报榆林讯(记者赵国强)榆林市第一医院两名穿着护士服的女子,上班期间用手机在某直播平台玩直播,频繁与网友互动,有网友提醒“配药时直播不怕配错药?”网友担心配错药女子表示她们是专业的错...

榆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榆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西农大玉米新品种实现籽粒机收)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