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能源煤间接液化项目
安全检查
设备维护
认真监测
奥维乾元3052项目
北元化工自动包装车间
榆阳区金鸡滩循环经济产业园区
本报记者 宋炜
榆林能源化工基地的建设,是一个不断学习和吸收外部先进经验,与时俱进的过程。建设之初,仅仅是挖煤、采油、输气,只有“能源”没有“化工”。2002年,榆林修编《榆林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规划》时,首次提出要“抓转化”。2003年初,省十届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将“三个转化”视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方向首次“亮相”。
2007年4月,第五次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建设座谈会上,向配套装备制造业、能源化工下游增值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延伸的“三个延伸”正式提出。而从2015年开始,“高端化”在陕西有关能源产业发展规划的顶层设计中明确出现。这也就是榆林化工基地建设发展轨迹。
高端化是发展目标。只有走在人先,才能掌握主动,赢得市场。就榆林煤本身而言,其所具有的“三低一高”的特质无可替代。而在化工、特别是煤化工领域,榆林在着力引进外部先进技术的同时,也在一些先进能源化工技术的研发阶段就开始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低阶煤中低温干馏、粉煤热解、煤焦油加氢技术,兖矿100万吨煤间接液化示范项目等一批拥有自主产权的创新技术处于国际前沿水平。
大循环是技术方向。说起能源化工,人们首先想到的往往是冒出滚滚浓烟的烟囱和排水沟里流动的废水。通过循环发展,在把煤炭等一次性能源所蕴藏的效益吃干榨净的同时,也最大限度地做到了保护环境。北元化工集团就是能化循化经济的典型代表。在集团已经形成的“煤、盐、焦、电、电石、聚氯乙烯、水泥”为一体的产业链格局中,热电装置为化工和水泥装置提供电力和蒸汽,电石装置所产电石反应生成的乙炔气和烧碱装置产生的氯气、氢气用来生成PVC,PVC装置产生的电石泥废渣和热电装置排出的炉渣用来生产水泥,整个生产过程没有废弃物排出。
陕西的煤化在陕北,陕北的煤化在榆林。千亿吨级国家大型煤炭基地、三千万千瓦国家大型煤电基地、千亿吨级高端煤化工基地、百亿吨级新型材料基地、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这是历经多年以科技为核心的创新转型的榆林能化基地的下一个“小目标”。
(本版照片均为资料照片)
新闻推荐
本报通讯员张利平李强党的十八大以来,榆阳区工业经济砥砺前行,由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稳步迈进,呈现出生产运行平稳、转型升级加快、新动能迅速发展的良好态势,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五年来,榆阳...
榆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榆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