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林城区北辰社区的黄宗据今年75岁了,依旧喜欢吹笛子、弹琵琶,一天没练几个小时就浑身不舒服。他对二胡、唱歌、跳舞也精通,可谓“吹拉弹唱跳,样样拿得出手”。平时,他在人民公园、南流江边吹上一曲笛子,弹上一回琵琶,围观者听得如痴如醉。
凭一支笛,他进了县文工团
黄宗据是福绵区船埠人,自幼喜欢音乐。由于家境贫困买不起乐器,只好买一支笛子自学,被玉林文化馆看中,很小就参与玉林采茶调《三里湾》《咦嘟逸》的演出。16岁那年,县文工团招工,他凭一支笛子成为伴奏演员。
在文工团里,黄宗据的笛子技巧得到提高。“当时,独唱女演员钟茂崇的丈夫是湖北音乐学院的,他不厌其烦地教我吹笛子,吐气、用气、口型,一一帮我纠正。”
文工团经常上山下乡演出,黄宗据挑着道具、行李,和同事一起走村入寨。每次演出都大受欢迎,演出结束,装好道具、卸妆之后已是深夜,但他一点都不觉得累,自豪、骄傲伴着他在山村简陋的房子里入眠。
不久,县文工团引进剧目《刘三姐》,大家经过紧张排练后要在南江礼堂演出。黄宗据作为一名笛子手,内心也很兴奋:“这是《刘三姐》首次在玉林演出,我不能拖大家的后腿,因此练习起来格外勤奋。”
演出盛况空前,连续演了半个月,场场爆满。黄宗据作为笛子手,尽管没在舞台上露脸,但很多人知道,舞台上流畅的笛子声是他吹出来的,“当时我17岁,感觉就像现在的‘小鲜肉\’演员一样,但凡认识的人,无不投来羡慕的眼神。”黄宗据说。
欲去深造,奈何名落孙山
后来,文工团引进《洪湖赤卫队》《花儿与少年》等脍炙人口的剧目,黄宗据均参与了演出。在玉林县文工团这段短暂的时光,成了他青春岁月难忘的记忆:“每个月有18元工资,根本花不完。”
遗憾的是,县文工团解散了,黄宗据到塘步岭边一个村子劳动避风头。再后来,他进了县杂技团,同样作为一名笛子手,随团在广西、广东各地演出。“团里包吃,每月有20元工资,生活不错,但我有‘野心\’,想去深造一番,把基础打牢固。”黄宗据说。
不久,黄宗据和另外3名玉林小伙伴从梧州搭船到广州报考广州音乐专科学校。遗憾的是,4人全都名落孙山。黄宗据专业试优秀,文化试不及格,另外3个小伙伴专业和文化试都优秀,因家庭成分不好,也没被录取。
黄宗据只好回到玉林,在汽车总站当了一名货车司机。但他一直没有放弃对音乐的追求,在汽车训练班里,一曲《布谷鸟又叫了》让他成为站里的名人。站里的宣传队有各种乐器,他经常去摸摸、练练,那把琵琶更让他爱不释手。
退休之后,琵琶终日不离手
当时一把琵琶的价格,大概要花黄宗据几个月的工资。他舍不得买,闲暇时去借单位的琵琶来练一会,过过瘾。
退休之后,生活压力没那么大了,他一咬牙买回一把琵琶。从此,他每天抱着琵琶练习。即使去开会、做客,他也要在桌子底下练习轮指和滚指。
“弹琵琶不比吹笛子,技巧很多,也很复杂,单是指法就有近百种,自己年纪大了,要花很多时间才能记住。”黄宗据深谙“台上一分钟,台下三年功”的道理,不知弹断了多少根弦,才把《彝族舞曲》《天山之春》《赶花会》《送我一支玫瑰花》等曲子弹得如行云流水。
黄宗据加入了万花楼艺术团,经常到处演出,不为名不为利,只是为了享受音乐的乐趣。遇到有对琵琶和笛子感兴趣的年轻人向他请教,他会鼓励说:“活到老学到老,只要你有决心,不管什么时候开始学一门技巧,都不会迟。”
(记者刘赛)
新闻推荐
以实干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玉林市4个重大项目昨日开竣工 计划10月集中开(竣)工一批项目
本报讯为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发挥重大项目在项目投资建设中的示范引领作用,营造良好的项目建设氛围,市委、市政府决定于10月组织玉林市中滔服装面料生产基地建设项目等65个项目举行集中开(竣)工活...
玉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玉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