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魏丽娟报道9月6日至8日,市农技中心召开现代特色农业观摩会。各县市区农技中心、植保站负责人和区域站代表先后参观了佳县、神木市和榆阳区地膜谷子、中药材、马铃薯、葵花、玉米和膜下滴灌水稻等中药材和农作物种植情况,并进行经验总结交流。
2017年,市农技中心严格实施耕地保护制度,在确保粮食供需平衡的基础上,立足榆林市资源禀赋,形成以玉米、马铃薯为主导,小杂粮、山地苹果、瓜菜为优势,中药材、油料等产业为特色的产业布局。按照供给侧改革和北方农牧交错带结构调整改革,在积极推广标准化生产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旱作农业种植技术、病虫害监测防治技术和水肥一体化建设的基础上,在新技术推广示范应用方面有新突破。
首次示范种植膜下滴灌水稻。从新疆天业集团有限公司引进“水稻一膜两管八行滴灌”系统,在鱼河农场郑家沟分厂实施100亩示范种植,改变水稻灌溉方式,创新水稻种植方法,目前水稻长势良好,有望获得成功;首次示范种植地膜谷子,在五县区实际完成2630亩种植,据初步测算,地膜谷子较常规种植每亩可增产75公斤左右;首次大面积采用示范谷子精量播种,完成6220亩,可节约劳力和种子,是发展谷子现代化生产的方向;积极探索中药材种植,增加农民收入,据统计,今年种植中药材种类已经扩展到黄芪、板蓝根、黄芩等15种,种植面积达21.3万亩,产量约3万吨。
新闻推荐
本报通讯员于小清报道为保障辖区居民有一个平安稳定的生活环境,防范传销组织打着“招聘或介绍工作”的幌子进行传销活动,近日,榆阳区新明楼街道办事处定慧寺社区组织工作人员深入辖区进行摸底排查,看...
榆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榆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