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新闻 横山新闻 神木新闻 府谷新闻 靖边新闻 定边新闻 绥德新闻 米脂新闻 佳县新闻 吴堡新闻 清涧新闻 子洲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榆林市 > 榆林新闻 > 正文

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要配好带头人

来源:陕西日报 2017-08-24 07:25   https://www.yybnet.net/

乔佳妮

榆林市榆阳区目前有多项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试点,既有“资源变股权、资金变股金、村民变股民”的赵家峁模式,也有互换经营权,实施“一户一田”制改革的榆阳北部山区农村改革模式。目前来看,改革都取得了初步成效:赵家峁村3年来,贫困人口从81.7%下降到2.4%,村民可支配收入从6650元提高到11200元,村集体资产也由负债2万多元到固定资产逾千万元;实施“一户一田”制改革的北部村落,改变了以往种地“绺绺田”的状况,实现了土地规模化、农业机械化,提升了土地产值,也更利于现代农业发展。

综观榆阳区的几项农村改革成功经验,有不少共性原因,如区委、区政府大力支持,给予一定资金支持;改革调动了农民积极性,顺应农民所思所想等,但最关键的一个因素便是有一支能干、敢干、有奉献精神的农村带头人队伍。如赵家峁村的改革离不开以张春平为首的村委会班子的带领。张春平担任村支书以前,赵家峁村是个一穷二白的传统村落,自2013年当选为村支书后,张春平带领大伙儿发展产业,共同致富。在最初推动股份制改革实践中,为了打消大伙儿的顾虑,他承诺乡亲们入股多少自愿,挣了是大家的,赔了他兜底,并主动出资300多万元用于村上发展。也正是在他的影响和号召下,赵家峁村有10多位返乡能人同他一起回来参与村上改革,这些为赵家峁村的成功改革奠定了基础。

同样,在以经营权互换实现“一户一田”制改革的榆阳区北部村落,改革推进之初,群众对经营权互换后,自家的好地换成差地咋办的顾虑,一度导致改革无法推动。为此,榆阳区结合乡镇、村组最终提出的是土地整治以后,仍由村组干部、党员带头拿差地,剩下好地再抓阄分配给大家。如此一来,大伙儿顾虑没了,改革才得以顺利推动。

这一承诺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不参与抓阄分配,带头拿差地,意味着这些做出承诺的村组干部、党员代表要承受很大压力。其中就有马合镇补兔村会计张鹏涛,改革中带头拿差地,将自家18亩好地换成村里的盐碱地,其母一度气得高血压住院,最终在乡镇、村组干部以及儿子的开导下,才同意换地的典型例子。改革中,像张鹏涛这样勇于奉献的人还有很多。也正是他们主动作为、不计私利,才使得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在榆阳区迅速推广。

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农村改革很多都与土地有关。如何改,怎样改,一举一动都牵动着万千农户的切身利益,更关系着基层社会的稳定。改革要顺利推进,需要有好的顶层设计,也要有敢拍板、敢决断的领导班子,更要有一批能够执行政策、推动改革实施的基层干部,必要时,还要他们做先行者、让利者、牺牲者。

新闻推荐

核载19人客车竟挤41人 司机被记6分罚200元

交警查获超载车通讯员边鹏摄华商报讯(记者杨虎元通讯员边鹏)“1、2、3……”一辆核载19人的中型普通客车,居然挤进去了41人,8月初,榆林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绕城大队执勤民警在道路巡查时发现了这危险一幕...

榆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榆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要配好带头人)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