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周明)在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中,榆林市以“部门包乡镇、干部走基层”为抓手,以“三项机制”为保障,建立了以“三帮三带”活动为载体的市直部门包抓乡镇党建工作机制,干部工作作风持续改进,为民服务能力显著提升。
据了解,榆林市从今年开始,每年选派50个市直部门蹲点包抓指导乡镇和街道建设,通过帮助完成脱贫攻坚、帮助加强基础建设、帮助发展区域经济,带动干部作风改进、带动党建水平提升、带动社会和谐稳定的“三帮三带”活动,每年打造50个党建精品工程,以点带面,示范引领,3年实现乡镇和街道全覆盖,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三帮三带”活动中,每个包抓部门选派4名能吃苦、肯干事、相对熟悉基层的优秀党员干部组成工作队,进驻乡镇、街道长期蹲点包抓,部门“一把手”作为工作队长带头到基层蹲点,班子成员每人每年到基层蹲点不少于1个星期。每个包抓部门确定1名优秀党员干部或后备干部作为所包乡镇、街道的党建特派员,蹲点指导1年。为加强考核管理,榆林市委每年年底对“三帮三带”活动进行单项考核,每季度一点评,每半年一调度,年终进行全面总结。
活动开展以来,市级有关部门充分发挥部门行业优势、文化技术优势、联系广泛优势,结合包抓乡镇、街道的资源禀赋、产业特色和立地条件,通过资金扶持、政策扶持、项目扶持、人力扶持、智力扶持等多种举措,帮助加强制度建设、规划“五小”建设,为主导产业发展牵线搭桥,为项目建设协调资金,为脱贫攻坚献计出力。
目前,榆林全市50个市直部门、驻榆企业已下派200多名党员干部蹲点包抓,深入了解村情民意,帮助整班子、强组织,建阵地、强基础,转作风、带民风。在助推脱贫攻坚方面,解决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中遇到的问题452件;协调有关部门、技术人员开展技能培训128期,受训12000余人次;开展讲生动故事、组织文艺团宣传136次。在帮助加强基础建设、发展区域经济方面,通过协调解决或直接解决等途径,落实帮扶资金3502万元,实施项目153个。通过参与乡镇具体工作、参与农民具体生产劳动、解决农村具体问题,传导示范,带动干部作风持续转变、整体提升,为民办实事好事339件。通过对党内组织生活各项制度执行情况进行全程纪实,全面落实“四议两公开”工作法,推广农村党建“四个一”工作法,带动党建水平提升。通过党建特派员积极处理信访问题,帮助化解矛盾纠纷、排除矛盾隐患148起,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满孝永实习生拓涛报道8月21日,驼城的潇潇雨夜被群星点亮,来自西安青曲社的10余名相声演员齐聚“清爽榆林”沙地避暑旅游月主舞台,向现场数百位观众献上了一道“陕派相声”的饕餮盛宴。《快...
榆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榆林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