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予涵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党的十八大以来,市财政局坚持党建统领,着力改革创新,将机关党的建设与财政中心工作深度融合,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树标立杆,榜样引领,成为全市机关党建工作典范,有效激发了“追赶超越”活力。
1、创新载体
让党旗“飘”起来
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2015年,市财政局组织全系统党员开展“我是党员向我看齐”争创党员红旗岗活动。在党组书记卢林的带领下,全体党员作出“我是党员向我看齐”的庄严承诺,字字铿锵,嘹亮有力,为常态化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做足了铺垫。
活动采取志愿报名的方式,分为县处级、科级、科员三个层面,对所有参加活动的党员,由党外人士参与组成考核组,按季度进行考核。根据考核结果,结合每季度进行的“开卷考试”成绩,依照不同职务层次设定的名额,授予党员红旗岗。对连续4次以上被确定为党员红旗岗的,优先列入推荐使用和考察提拔对象。
2、落实制度
让党建“硬”起来
党兴则国兴,党强则国强,抓好党建是每一级党组织的“第一责任”。
基于此,市财政局把严肃党内组织生活作为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的关键,坚持问题导向,狠抓制度建设,通过“制度+考核+问责”的方式,推动党内组织生活制度落细、落实。
领导班子成员带头执行考勤制度,自觉接受群众监督;每位党组成员包抓一个支部,带头落实“一岗双责”职责,每季度向党组汇报一次包抓支部党员干部的思想动态、工作表现、利益诉求;各党支部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健全了党性分析制度;建立“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长效机制,领导干部带头作出公开承诺;严格执行“任务月上报、效果月通报”制度,建台账、摆问题、抓整改、促提高。
同时,建立健全了包括党员学习教育、党员管理监督、党内民主参与、联系服务群众等近20项党建工作制度,使党建任务成了每名党员扛在肩上的“硬指标”和规范行为的“硬约束”。
3、深化改革
让业务“强”起来
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正是通过夯实党建基础,强化党建引领,市财政局机关党建工作更加贴近业务实际,成为助推中心工作的“驱动器”,充分体现了“民本财政”的孜孜情怀。
倾力建设民生财政,将新增财力的80%以上用于民生,使全市新农合等10多项社会保障资金补助标准高出全省平均水平,让群众共享榆林改革发展成果。
以“互联网+”为理念、以大数据为基础、以联通部门“信息孤岛”为目标,建成融税务、统计、其他经济部门、各类企业及纳税人为一体的“四位一体”财税源监管体系,创造出一种全新的财政经济管理模式。该体系由信息交换平台、数据处理平台、数据应用平台三大部分构成。其中数据应用平台分为宏观经济分析、宏观税收评估、宏观经济预警三个板块。系统应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打破部门、行业间信息封闭割据状态,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真实可靠的信息依据。
该体系横联发改、工商、税务、人行、工信、统计等14个经济部门,纵贯12个县市区,实时接收传输各类经济信息数据,实现了经济信息充分共享,成为榆林经济发展成果的展示平台、榆林经济运行的全景式窗口、榆林财政经济管理的精品数据库、榆林财政经济动态变化的晴雨表和榆林经济转型升级的导航仪,被财政部列为全国财政制度创新示范工程,并取得了国家版权局颁发的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目前,已累计发现税收征管漏洞13处,查补各项税收70多亿元,为建立财政增收长效机制、做大国民经济“蛋糕”探出了一条新路。
深入推进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制订会议费、差旅费、培训费管理办法,严格压缩“三公”经费支出,实行现金提取申报备案制。规范了部门的收支行为,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提升了财政基础管理水平,真正诠释了“抓党建、带队伍、促业务”的本质要义。
4、激浊扬清
让作风“正”起来
风正方可扬帆。市财政局组织“党员与贫困户结对帮扶”“扶贫济困”“党建扶贫”等联系基层、服务群众的活动。每年都进行实名推荐“为人正派阳光、工作敢于担当”的党员干部活动,要求被推荐对象列出具体实例,以此伸张正义,弘扬正气,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不断强化全员全岗限时办结、绩效考核和追究问责“三顶帽子”约束机制,形成了抓业务的九项规定和带队伍的十项措施。
严格执行《关于对科室单位负责人激励与约束处理的规定》《年度考核末位查究办法》《科室单位负责人问责办法》和中层干部“黄橙红”三色预警等调整机制,进一步设定了干部履职尽责的红线,对出现与制度博弈、违反规定的,及时严肃予以处理,该训诫的训诫,该问责的问责,让纪律严起来、把规矩立起来。
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市财政局以党建为统领,以改革为抓手,将机关党建工作“融入中心、助推发展”,充分彰显机关党建工作创新发展的时代特色。
新闻推荐
本报通讯员师帅姬鸣报道近日,榆阳区驼峰路派出所民警在巡逻时,发现两男子在路中央拦着一名骑摩托的男子。民警立刻上前盘问,两名男子指控该男子盗窃摩托车,在盘问时,该男子神色慌张、答非所问。经查,郭...
榆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榆林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