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张三林报道 为进一步加大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力度,确保督察反馈问题全部整改到位,榆林市出台了《榆林市贯彻落实省委环保督察巡查反馈意见整改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将从解决督察发现问题入手,在全市开展整治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攻坚战,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运用系统思维和法治理念,着力破解生态环境不优难题,加快补齐生态环境短板,努力使榆林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
《方案》指出,各级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对本地区问题整改和环境保护工作负总责,严格落实“管地方必须管环保、管行业必须管环保、管业务必须管环保、管生产经营必须管环保”责任要求,强化“党政同责”,落实“一岗双责”,层层明确分工,压实整改责任,切实推动整改工作有力有效开展。对省委环境保护督察巡查组反馈问题,要逐条厘清责任边界,逐项公布任务清单,逐一细化整改措施,做到不查清问题不放过、不查清责任不放过、不整改到位不放过,确保问题尽快整改到位。同时,结合反馈问题,全面开展生态环境问题大排查、大整治,深刻剖析深层次原因,加快健全完善长效机制,全面落实治本之策,提升生态环境保护的系统化、法治化和科学化水平。
通过整改,到2017年底,榆林城区优良天数达到290天,全市国省控地表水监测断面水质优良比例不低于40%,榆林城区、县城污水处理率分别达到85%、75%,全市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全部达到或优于Ⅲ类。到2020年,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80%以上,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稳定保持在二级标准;国省控地表水监测断面水质达标率达到100%,无定河、榆溪河、窟野河等河流水质优良比例达到60%以上;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36%,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点位达标率不低于82%。
《方案》强调,针对“思想认识不到位、责任意识不强及责任追究不到位”问题,要以党政领导干部为重点,在全市开展绿色发展理念学习宣传和教育活动,并把环境保护列入各级党委和政府重要议事日程,与经济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推进;要以落实省市“三项机制”为抓手,进一步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考核评价体系。
针对“产业结构不合理”问题,以煤炭、兰炭、小火电等行业为重点,严控低水平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项目,新、改、扩建项目实行产能等量或减量置换,依法依规通过市场化、法制化手段推动落后产能关停退出,逐步化解过剩产能;实施煤炭消费减量替代工程和“气化榆林”工程,积极发展新能源产业。针对“水环境形势严峻”问题,狠抓流域综合治理,严格落实“河长制”,全面开展无定河流域及榆溪河全线综合整治;加强饮用水水源规范化建设,清理水源保护区内违章建筑,定期开展水质监测,确保饮水安全。
针对“群众对一些突出环境问题反映强烈”问题,迅速开展突出环境问题集中排查治理攻坚。以治污降尘为重点,扎实推进“1+9”攻坚行动,确保空气质量稳定保持全省前列;调整优化工业园区布局,加大园区清理和整合力度,推动产业集中、集聚、集约发展;结合新城区建设、棚户区和旧城改造等,加快推进城镇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建设和雨污分流改造。同时还要深入推进自然保护区管理、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矿山生态环境治理、防范环境安全隐患等工作,确保按期整改到位。
针对反馈意见中涉及的34个具体问题,要建立整改任务清单,逐一提出整改目标、明确整改责任、制定整改措施、规定整改时限、跟踪督查问效,做到原因不查清不放过、问题不解决不放过、责任追究不到位不放过、监管措施不落实不放过、长效机制不建立不放过、社会公众不满意不放过“六个不放过”。
新闻推荐
本报讯(靳天龙通讯员马悦)8月8日,榆林市新明楼派出所民警在榆阳区滨河路圣都乐园,成功抓获一名非法持有毒品嫌疑人。当日下午,巡逻民警刘鹏举、高博等人在巡逻至圣都乐园游乐场时,发现一男子鬼鬼祟祟地...
榆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榆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