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娜
“白云山上多灵秀,红石峡谷涌清流,镇北台上登高走,塞外风光你看不够。上下古今有源头,统万城中写春秋,红碱淖水映沙柳,云端飘来那信天游……”一曲高亢嘹亮的《榆林美》,让榆林的美名传遍天下。
今天,随着旅游大众化时代到来,集大漠风光、人文景观、特色古城于一体的陕北榆林作为旅游目的地,正受到越来越多中外游客的青睐,榆林旅游正逐渐成为榆林市的一张新名片。
在全球经济低迷大背景下,旅游已成为最为耀眼的“朝阳产业”,不少国家、地区都使出浑身解数吸引游客。中国旅游业风头正劲,从2012年起,连续4年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境旅游消费国、第三大入境旅游接待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旅游消费市场。面对这一诱人市场,全国各地无不信心满满,纷纷将旅游业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来打造。
面对旅游业万马奔腾的发展态势,榆林市唯有奋蹄提速,而仅靠传统的旅游产品显然难以满足多元化的消费需求。榆林必须优化旅游产品结构,主动适应景点游向全域游、小众游向大众游的“两个转变”发展趋势,推动旅游同工业、农业、文化创意、健康养老、体育休闲等产业跨界融合,积极发展沙地避暑、汽车自驾、民俗体验、运动休闲等新业态,构建“旅游+”产业生态圈,做大供给“蛋糕”,为游客提供“口味”丰富、适销对路的旅游产品。
旅游是典型的共享产业,在建设榆林市大旅游圈的同时,还必须强化与周边旅游市场合作。要深化与京津冀、珠三角、呼包银、西安、太原、延安等重点客源地和重点城市的联动发展;加强“清爽榆林”“陕北榆林过大年”等旅游品牌的营销推介,推动综合交通、智慧旅游提档升级,推出更多有榆林特色的旅游产品,以更加开放的格局讲好榆林故事。
假以时日,榆林旅游一定会成为榆林市的一张新名片。
新闻推荐
榆林煤炭生产实现大型安全高效 本报记者侯红雷 在中国的煤炭市场,知道“榆林煤”的人越来越多。从偏远的西北一路销到京津冀和东南沿海,榆林煤炭的品质得到了市场的一致认可。2015年...
榆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榆林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