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7月,因强雷雨天气,导致国网榆林供电公司所辖的35千伏苏柠线柠条塔变停电并引发35千伏配电室设备损毁,从而中断了该公司安全生产记录。截至今日已有15周年,15个年头的日日夜夜,国网榆林供电公司广大干部员工以只争朝夕的拼搏精神,积极探索安全管理长效机制,不断实现长周期安全运行记录,使安全生产的路在脚下延伸。
国网榆林供电公司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组织、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谁实施、谁负责”的原则,把安全管理重心放在一线、放在基层,对检修、施工现场的安全、质量控制关键点。常态执行领导干部和管理人员“到岗到位”制度,加强对基层、一线安全工作的检查指导。
15年来,国网榆林供电公司在稳步推进安全生产过程中,总结出了依靠管理创新为安全生产提供支撑力的硬道理,通过各类创新提高电网安全管理水平。针对电网结构薄弱,煤矿采空区安全事故频繁,建立可行的预防机制与煤矿采掘队有效对接,做到煤矿采空区预防在前、治理在前,在完善35千伏至110千伏线路避雷器安装的同时,对10千伏线路易发雷击区域点加装10千伏线路避雷器。为解决台区总漏保跳闸频繁、跳闸后查找故障点难度大的问题,大胆革新,创新实践,为此,国网榆林公司从农网末端抓起,加强台区总漏电保护的管理,引进了“低压漏保及配变管理系统”,实现了农网的数字化管理。
近年来,该公司结合“安康杯”、“安全月”、“安全日”等活动,以比学习、比技能、比执行、比管理、树先进活动为主线,着力提高员工综合能力。同时,还编织安全生产“亲情网”,将安全工作向8小时以外延伸,在管理中融入人情味,全面提升安全工作软实力,也成为了员工作业时保障安全的一道“护身符”。
2017年,面对新的任务,国网榆林公司既常念自己的“安全经”,又积极借他山之石,学习别人的经验,同时吸取各类教训,认真开展反习惯性违章活动,积极制订落实“两措”计划,形成人人讲安全、人人重视安全、人人关心安全的良好局面。
杨秋生 本报记者冯红林
新闻推荐
市政协委员、市人防办副主任白和平要把榆林建设成陕甘宁蒙晋交界最具影响力的城市。建议:要发展经济抓落实。扭住发展第一要务不松劲,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进一步探索和研究榆林在全省的定位,积极为市...
榆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榆林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