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宋炜报道 6月14日,本报以《路敞了 心畅了》为题,对榆林中心城区部分市政道路严管工作启动两个多月以来取得的成效进行了报道。报道见报后,不少网友纷纷留言,表达自己对交通秩序严管的支持,同时也提出一些宝贵的建议。榆林市公安交警支队二大队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后,榆林严管街管理将走向常态化。
把严管坚持下去,是网友共同的呼声和期待。对此,榆林交警二大队交通秩序管理科负责人祝利表示:“严管街今后将成为榆林中心城区道路管理的常态。我们会把好的做法和经验继续坚持下去,为广大市民创造一个良好的出行环境,同时也希望我们的工作能够得到更多人的理解和支持。”
有网友建议,应通过技术手段对城区交通秩序进行常态化管理。对此,祝利表示,在5月1日对新建路、人民路、长城路、榆林大道4条市政道路正式启动严管之前,这些道路以及文化路、富康路等路段上新建的60处监控设备,就已投入使用。
“以新建路为例,目前全线13处抓拍设备均处于正常运转状态,监控抓拍范围覆盖新建路全线,技术手段和干警现场执法相结合,是营造良好交通秩序的‘双保险\’。”祝利同时指出,除了群众关注度较高的违停外,机动车违反禁令标志、随意变道、逆行、不避让行人等,都是监控抓拍和交警查处的范围。“希望大家都能自觉遵守交通法规,共同营造良好交通秩序。”祝利说。
针对网友提出的摩托车、电动车逆行现象,新建路整顿组交警马静表示,摩托车、电动车的管理有两大难点:一是此类车辆很多没有在车辆管理部门登记注册,导致无法用技术设备对其进行监管,只能依靠现场执法;二是现有法律法规对这些车辆,特别是对被划入非机动车类的电动自行车的处罚力度较小。不少人持“逮不住最好,逮住了也无所谓”的心态,只图自己一时方便,不能从自身安全和整体交通秩序的角度出发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对摩托车和电动车的管理确实很难,但交警部门会一如既往地加强管理。在严管制度开始执行的第一个月,仅被拖移的摩托车就超过700辆。这一工作,我们过去在做,现在在做,今后也将一直做下去,而且会越来越严格规范。”马静说。
新闻推荐
推进多产融合 打造爆款产品以旅游为抓手提升榆林区域中心影响力
市政协副主席、市工商联主席贾正兰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把榆林建成陕甘宁蒙晋交界最具影响力的城市”,市委聚焦新任务安排部署了十大战略问题研究,旅游产业发展又一次受到广泛关注。榆林旅游资源...
榆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榆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