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晓敏(右)课间为学生讲题
(图片来自网络)
文图/本报记者 强继霞
核心提示
榆林市优秀教师、神木市第八中学数学老师宋晓敏,从1990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班主任工作。近30年来,他以高度的事业心和强烈的责任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当中,努力做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引路人。
用爱心做杠杆 用理解做支点
“古希腊哲学家阿基米德曾说,‘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把地球撬起来。\’我认为班主任只要用爱做杠杆、用理解做支点,就可以撬动学生的心。”宋晓敏说。作为班主任,在实际工作中要抓住和创造各种教育机会,创设全新的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热爱集体的感情和关注社会、关爱他人的品质。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在班主任工作中,人人也是平等的。宋晓敏认为,做好班主任工作,必须以公平为前提,特别是对在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他从不挫伤学生的自尊心,而是本着循循善诱、诲人不倦的态度,做到人格平等、相互尊重,用真诚换取学生的信赖。
宋晓敏认为,教师如果对学生没有热情,决不能成为好教师。但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带有严格要求的爱,尤其表现在对后进生的教育和管理上。这既是班主任工作的难点,也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
处处真诚相待 时时耐心相帮
“每个学生都有受教育的基本权利,关注后进生是尊重学生享有这些权利的重要体现。”宋晓敏说。在这方面,作为班主任的他,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后进生,摸清他们之所以成为后进生的原因,做到因材施教。工作中,他对学生处处真诚相待,时时耐心相帮,成了学生的知心朋友。对后进生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帮助他们消除或减轻心理困扰,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同时,他还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后进生表现其优点和长处,并及时赞扬他们,让他们品尝到内心的欢乐和喜悦。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后进生的进步,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实现的,只有用爱去帮助、用心去倾听,才可以做到。”宋晓敏说。
尊重他人意见 慎重处理矛盾
在与其他任课教师的交往中,他尊重并重视他们的意见,凡事都主动同任课教师协商,倾听、采纳他们的意见。他能慎重处理学生和任课教师的关系,在处理师生矛盾时,尽量避免激化矛盾,不仅让学生懂礼貌,尊重老师的劳动,也树立了老师们的威信,增进了师生情谊。
有付出就有收获。他所带的班,在学校各项活动中均取得优异成绩。年级前100名学生中,就有21名来自他所带的班。他先后多次被神木市教育局评为神木名师、学科带头人、模范班主任、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2016年12月,还被评为陕西省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个人。
“我担任班主任20多年来,深深地体会到了育人的责任和辛劳,也感受到了收获的喜悦和幸福。”宋晓敏说。他在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同时,也不忘抬头仰望美丽的夜空,因为学生就是他天空中那耀眼的星星。
新闻推荐
为改革注入强大动力 ——榆林市党员干部群众热议政论专题片《将改革进行到底》
本报记者吕晶深化改革催人奋进,改革成果滋润神州。7月17日起,大型政论专题片《将改革进行到底》在央视播出后,榆林市党员干部群众通过各种方式积极收看,大家深受鼓舞、倍感振奋,纷纷表示专题片系统总...
榆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榆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