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新闻 横山新闻 神木新闻 府谷新闻 靖边新闻 定边新闻 绥德新闻 米脂新闻 佳县新闻 吴堡新闻 清涧新闻 子洲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榆林市 > 榆林新闻 > 正文

“软文化”成了硬实力——佳县赤牛坬村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促进脱贫致富纪实

来源:榆林日报 2017-06-29 09:04   https://www.yybnet.net/

《高高山上一头牛》实景演出打夯。 刘予涵摄

本报记者呼东荣 刘予涵

编者按

佳县坑镇赤牛坬村以陕北民俗文化为依托,以建设“美丽乡村”和新型农村社区为载体,着力打造生态经济、生态人居、生态文化和生态环境四大体系,让该村成为一个集游览、观赏、参与、体验、互动、购物为一体的民俗文化村,带领村民走出一条有特色的脱贫致富新路子。在全市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的关键阶段,赤牛坬村这种因地制宜、敢于创新、发挥特色的致富思路,依靠文化软实力,提升发展硬实力的模式,值得各地学习借鉴。

曙光微露。某村住户吱呀一声门响,一位农村大娘从大门里出来,开始生火做饭,转眼间窑洞外炊烟袅袅。村子里的男女老少也相继动身,提筐扛锄上山劳作……

6月24日,星期六,中午时分。佳县坑镇赤牛坬村下着蒙蒙细雨,但是演员们仍动情地表演着。这一国内首部农民自编自导自演的黄土高原原生态实景剧《高高山上一头牛》,一下子就把游客带入了曾经的生活情景中。“奶奶小时候做饭就是这样,没有天然气和电磁炉,都要自己生火。”游客王女士一边指着炊烟,一边向自己的孙女讲述着过去的故事。

夏日的黄土高原,万山披绿,生机盎然。走进赤牛坬村,只见四面群山环抱,枣林层叠;明清老窑,错落有致;新村绿树掩映,一幅“宜居宜业宜游美好家园”的画卷就此徐徐展开。文化广场上村民欢声笑语,民俗博物馆内游人进进出出,中心广场公园旁垂柳摇曳多姿……

原生态演出尽显文化味儿

耕种、打夯、娶亲、祈雨……在起伏的沟峁间种瓜点豆、繁衍生息、祈雨求神、收获喜悦,栩栩如生地演绎着祖祖辈辈生生不息的生产生活情景。这就是《高高山上一头牛》表现给游客的充满乡土味的艺术场景。

这部剧的导演、编剧、演员都是农民。演出前一刻,大家还在自家地头窑里忙着劳作。到了演出时间,便从村子的四面八方聚集到一起,一阵忙碌的换装后,便开始上台表演。没有剧本,道具简单,也没有复杂的舞美设计,老黄牛、大骆驼、高头大马是“特邀演员”,红枣玉米是演出道具,剧中用的锄头几个小时前还在地里锄草……演出结束,大家衣服一换又呼啦啦去做自己的活计。但就是这么一部由农民自编自导自演的实景剧,带给观众的震撼与感动却一点也不亚于专业大剧。

当天,有200多名游客观看演出。从2015年首演以来,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数万游客驱车而来、满意而归。

“我虽然是榆林人,但一直在新疆工作,现在已经退休了。前几天回老家榆林探亲,我的侄子知道周末赤牛坬有演出,特意带我过来看看。虽然演出过程中下了点雨,但是感觉更有意境了,比想象中的还好。”游客乔女士说,“我们小时候就生活在农村,这些东西小时候都见过,加上演员也是本色出演,特别朴实自然亲切,不由得把人带到过去的生活中,觉得这就是我们身边的事、自己的事。”

赤牛坬村民高卫勤是村里旅游公司的负责人之一,也是一名群众演员。他说:“我们就是原生态演出,村里的农民怎么生产生活,我们就怎么演。祭祀、祈雨的仪式,还有唱的调调都是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我们只是还原了场景。能引起大家的共鸣,觉得亲切,外面来的人也觉得新鲜好奇,我很高兴。”高卫勤告诉记者,经过3次改编,如今《高高山上一头牛》有6个版本,演职人员由最初的四五十人增加到100多人,村里家家户户都有人参演,演出也变成了村里的一项集体活动,从四五岁到七八十岁,村民人人都能上台表演,人人有收入。

村里的贫困户王俊莲在演出中负责表演点豆子。她介绍,自己的这个角色是今年初才添加的。“我眼睛不太好,以前不会演,也不敢上台,怕人笑话。今年初,演出节目里新添了一些内容,动作简单,我就上台了。现在一场演出给我挣20块钱,每个月都能领到工资,既参加了村里的集体活动,又有钱赚,我是心满意足了。”

都说乡愁是新农村发展的生长点,乡愁是游子们思恋故乡的一种情怀,曾经生活过的山山峁峁,经历过的人和事,总是在心里留有无法割舍的思念。《高高山上一头牛》还原了最原汁原味的乡土记忆,勾起了人们的浓浓乡愁,也给赤牛坬人带来了可观的收入。

民俗博物馆尽显影响力

不忘初衷,文化兴村。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特色文化也逐渐成为重要的生产力。以前“一村人家,几缕炊烟;一畦菜地,几道篱笆”的生活气息早已被现代化的生活取代,之前的一些农耕用具、生活用品被束之高阁,一些风俗、作物、美食、生活方式只能在老相片和影视作品中见到。但如今走进赤牛坬民俗博物馆,这些东西你都能找到实物。这里是陕北农耕文化的一块活化石,为我们留住了文化的根脉。

赤牛坬民俗博物馆大大地颠覆了一般人脑海中关于博物馆的印象,它十分接地气儿地建在黄土高原的招牌式建筑——窑洞里。从外面看去,数十孔窑洞上下分列排开颇为壮观,里面还有一条长长的过道将他们连接起来,展览馆纵横交错又条理清晰,每进入一个展区就仿佛步入一个记忆的宝库。68个展厅、5万多件展品组成了这座全国最大最早的陕北民俗博物馆。博物馆分为灯展室、工匠器械室、度量衡室、红枣博览室、传统饮食博览馆、五谷杂粮馆、婚丧嫁娶展览馆、服装鞋帽馆、三十六行展馆等,所有展品都是村民捐赠和收集的。

一盘土炕,一盏油灯,一个针线筐,一对活灵活现的陕北“老汉”和“老婆”,仿佛重现了多年前一个夜晚,一对陕北老夫妻盘腿在炕上面对而坐,各自忙着手中的活计,温馨的画面诉说着那个年代的生活……一些只在老电影中才能看到的物品和场景,频繁且大量地出现在眼前:三寸金莲的绣花鞋、手摇纺车、花轿、算盘、马灯、粮票……赤牛坬民俗博物馆的展品涉及了各个时期陕北农耕生产工具、日常生活用品、家居摆设、民间娱乐、农民手工艺品以及数百种陕北杂粮和红枣样品等,形形色色,包罗万象。它们虽不是艺术家创作的精品,却真实记录和见证了陕北人的生活和变迁,具有艺术的魅力。

灯展室藏有上千盏灯。“你看这个灯,跟我小时候用过的一模一样。”来自佳县刘山乡的贺巧多女士高兴地说,“这个民俗博物馆真的太好了,里面能找到很多过去的生活印记,一下子就把我拉回到了过去,想起小时候在村子里和兄弟姐妹们爬树、玩耍、上学的情景,让人流连忘返。”

许多游客表示,赤牛坬民俗博物馆是对年轻一代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绝好平台,告诉他们要不忘初衷,铭记历史,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精神。馆内众多的展物,也为人们研究陕北民俗文化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

文化旅游与脱贫致富同频共振

文化是村落和谐的酵母,文化旅游业让赤牛坬村民走上致富之路,成了“硬实力”。

清明节祭祖和捏“面燕”是赤牛坬村由来已久的传统民俗活动。在今年清明节举办的“第二届清明祭祖暨精品‘面燕\’展销活动”上,十几位本村已经出嫁的女子,按照赤牛坬乡俗给自己的母亲送来了亲手捏的“面燕”,让众多游客都感受到浓浓“孝”文化的魅力。

类似的“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活动应时举办,赤牛坬村的农民户户参与,既培育出团结和谐的村风,又让村民见到了经济效益。

赤牛坬村现有282户1008人,其中贫困户65户176人。为了帮助贫困户早日脱贫,赤牛坬村鼓励贫困户入股专业合作社,让他们变身为股东,参与分红,实现脱贫致富。在村支书高鹏祥成立的赤牛坬贫困户养殖专业合作社里,吸纳了12户贫困户参与,“国家给我5000元搞养殖,可我有心脏病不能从事重体力劳动,自己办养殖风险也大。我把资金投入到合作社,每年都能分红利,在村里打扫卫生每天有10块钱收入。给演出做后勤保障,每场有20元收入。我虽然有病,但对脱贫还是满怀信心的。”贫困户高宏说。

红枣是过去赤牛坬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全村2500亩耕地中枣林就占了2100亩。为夯实产业基础,提高抗风险能力,赤牛坬村民积极引进新品种新技术,提高红枣的产量和质量,增强产品竞争力。规划建设“十里红枣大观园”,先后发展大型红枣加工厂2个、红枣专业合作社2家、小型红枣加工厂20多户,新建红枣烤炉50座,延长了红枣产业链,提高了红枣附加值。

村貌之变、生活之变、文化之变等交错纷呈地密集转变,让一个偏僻闭塞的村子破茧成蝶。赤牛坬村紧紧抓住扶贫开发和新农村建设的机遇,积极争取各种扶贫项目资金,对村容村貌“改头换面”,修通了坑镇至赤牛坬村的8公里旅游专线;先后对全村1100多孔窑洞更换了门窗、雨檐;新建沼气池、厕所60多座;为220多户居民配置了太阳能热水器和节能灶;统筹建设村公共服务中心,如今,学校、卫生室、购物广场、图书馆、窑洞宾馆等公共设施一应俱全。

“后晌吃了饭,没事就去小池边乘乘凉,还能在广场上锻炼锻炼。没想到我这个农村老汉,还能过上跟城里人一样的生活。”说起赤牛坬村这几年发生的变化,56岁的高候生感受颇多。“现在的环境好了,走累了路边也能歇歇。以前不行,黄尘满天飞,垃圾到处撂,遇上刮风天,路畔根本连个歇脚的地方都没有。现在不光生活条件好了,村里的烂房子也都整修了,发展旅游,引来了外面的人,我们的日子也越来越好。”

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不仅给赤牛坬村带来美丽乡村创建示范村、乡村旅游模范村、美丽宜居村庄等全国性荣誉,也给村民带来实实在在的收益。因为文化旅游产业的兴起,越来越多的赤牛坬人回到家乡,村里过去被撤并的学校2015年也建起来了,学生也由最初的3人增长到了18人。现在,村民已经尝到了旅游的甜头,他们卖农副产品、开农家乐、为景区做配套服务,这样既挣了钱还照顾了家里的事。

抛开门票收入不说,村民的农产品也不再愁销路了。高东亮再也不用肩挑扁担走村入户地卖手工挂面去了,他吸纳几户贫困户办起手工挂面合作社;17户贫困户根据自身特长,开办起特色农家乐;村民刘艳芳的羊拉车最多时一天能有300多元的收入……

“我们村里的贫困户都能在文化旅游发展中受益,光每周两场的固定演出,就给每名演职人员带来40元收入。贫困户还能入股合作社、开办农家乐、做农副产品加工销售等。赤牛坬村是家家没闲人,人人有活儿干。”据村支书高鹏祥介绍,去年村集体收入5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1万元。最近正在修建赤牛坬连接沿黄公路的7.5公里旅游线路,估计今年10月可通车,到时候村里的游客肯定会更多,也将给村里的文化旅游产业带来更多的实惠。

新闻推荐

党建知识竞赛

本报通讯员杜江摄影报道近日,农发行榆林市分行举办了以“围绕业务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为主题的知识竞赛。本次知识竞赛是榆林市分行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深入推进“两学一做”...

榆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榆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软文化”成了硬实力——佳县赤牛坬村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促进脱贫致富纪实)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