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仍依稀可见这栋大楼昔日的辉煌
大楼背面十分老旧
斑驳的外墙玉林有不少令市民难以割舍的记忆,它们犹如一支笔,书写了玉林的过往,记录着最朴实的玉林味道。然而,这些颇具玉林味道的老记忆,也在时间车轮的碾压下不断消逝。近日,陪伴玉林人走过几十年风雨的“百年大计”居民楼即将拆除的消息就引起了众多老玉林的关注。
设计新颖时尚,曾是玉林地标之一
位于玉州区三中对面的居民楼建于上世纪70年代,这栋楼没有具体的名字,由于建设之初承建公司在楼上挂了一幅内容为“百年大计、质量为本”的标语,玉林人就一直称其为“百年大计”大楼。近日,记者在现场看到,这栋大楼已“人去楼空”,不仅住户均已搬走,一楼临街铺面也已关门停业。
作为玉林街上现存的最老的5层以上大楼,“百年大计”大楼在老玉林心目中有特殊的地位。据附近居民梁师傅介绍,“百年大计”大楼初建成时非常气派,白灰石米外墙,还有突出墙体外的阳台,5层的高度在当时已相当高,令其从方圆不足一公里的瓦房堆里脱颖而出,成为玉林当时的地标之一。
对玉林历史文化颇有研究的学者黄继军告诉记者,“百年大计”大楼建设时,玉林还是“玉林县”,在那之前“东门窿”一带是比较杂的居民居住区,“玉林县”政府就打算拆除部分旧有居民楼,在原址新建一栋当时玉林最好最具代表性的居民楼,所以才有了那幅“百年大计、质量为本”的标语。黄继军介绍,这栋楼是砖混结构建筑,楼顶不像现在普遍都是现浇顶,而是用混凝土预制板铺设的;房间设计类似现在的套间,每个房间都有客厅、住房、卫生间、厨房,还有独立的外露阳台。这种设计和外观在当时的玉林来说很是新颖时尚,所以建成后,这栋楼立刻成为当时市民津津乐道的焦点。
具体拆除时间和建设方法尚未确定
记者从市房管所获悉,“百年大计”大楼建成后一直作为公租房出租,后在“东门窿”拆迁建设南城大楼、东门广场时被规划为“南城2期”,曾要被拆掉,后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没有被拆。随着时间的推移,在长年累月的风吹日晒下,这栋楼外墙逐渐脱落,经专业机构鉴定,被列为危楼,因临街安全风险更大,所以市房管所决定对这栋楼进行拆除,且连带其后面的两栋公租房一并拆除。但具体什么时候拆、如何拆如何建设,因还要走招投标程序,目前都尚未明晰。(记者陶继军)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李楷诚通讯员梁潇江张延)暑假结束,市区交通出行量逐步回升,莘莘学子纷纷踏上返校旅程,各客运场站迎来暑运最后一个客流高峰期。记者从市交警部门了解到,玉林市将迎来出城返城客流高峰,早间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