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榆林市交警支队榆横大队沙河路中队中队长张世永
“我最大的梦想就是可以好好睡一觉",提及个人梦想,张世永这样说道。这本是一个很简单的愿望,但对于他这个职业的人来说却是很难实现的一个梦想。从警十三年来,上班时间他恪守本分,爱岗敬业;周末休息,他也会去辖区监督干警,查看执法情况,看看是否有事故发生。工作对他而言已经不仅仅是工作,而是植根于生命里的一种责任,一种信仰。
张世永警官,在部队十几年,2003年转业进入榆林市交警支队二大队,先后担任副中队长、指导员、中队长。2012年3月至今,为榆林市交警支队榆横大队沙河路中队中队长。十三年的基层外勤执法经历让他有着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认真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我叫醒闹钟,而不是闹钟叫醒我"
从警后的第一个清晨,张警官的闹钟就调到了六点,为的是赶七点去上班。这么多年下来,当初刚刚从警的小伙子已经变成了一位中年人,张警官也记不清楚自己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就已经不再需要闹钟了,只要到了点就会自己醒过来。他说:“现在是我叫醒闹钟,而不是闹钟叫醒我。身体的习惯已经演变为一种生活方式,赶七点去上班,开始安排一天的工作。"
张警官所在的辖区有一所幼儿园,由于接送的车辆比较多,这个地点成了他们的重点巡逻执法对象。这一片经常堵车,为了缓解这种情况,中队特意联合幼儿园搞交通安全宣传,向接送孩子的家长进行安全教育,剔除不安全因素。在他们的不懈努力下,家长们接送孩子也都是在远处放下就走,不占道堵路,小心行驶,同时注意车外行走的孩子。
工作中“粗中有细"、张弛有度
面对日益突出的执法难问题,张警官在执法过程中并不是很刻板,而是会根据实际情况来判定各种问题。为了做到每一个案件有法可依,每一个案件有理有据,他会针对不同问题专门与法制科的同事进行沟通,询问言语是否得当,做法是否合法,还与其他干警进行讨论,注意说话的语气和语调,保证警民关系和谐。在对新人的指导中,他以事故案例来教育新入职的干警,他认为对于违法行驶必须严厉处罚,处罚是手段,不是目的,主要是为了使驾驶员记住教训,认识到这种行为不可取,并以此为鉴。每个人都有亲人,失去亲人的感受谁都不愿意经历,每个人在路上的一份小心谨慎就是对自己和他人的一种责任。
心有大爱,温暖四方
张世永在自己经济不富裕的情况下,还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帮助遭遇困难的人们。不仅帮助本辖区的困难群众,还会帮助他力所能及帮助到的人。他认为自己首先是一个普通人,其次才是一个交警。他曾为患病做手术的小女孩、身患尿毒症无钱看病的司机刘先生汇去一点心意帮助他们渡过难关,还为一位靠拣垃圾为生的百岁孤寡老人送去了自己之前积攒的5000块钱,并且送去了米面油肉等生活用品。直到现在,他还经常去看望这个老人。张世永告诉记者他刚刚参加工作那会儿,父母生病急需大量的钱,可他当时真的是特别困难,那会儿有许多人帮助过他,他觉得爱心是一种接力棒,应该一直传递下去,你接受过别人的帮助,同时你也应该去帮助更多的人。
作为一名交通警察,他们的生活不是我们所能想象到的辛苦。逢年过节,我们享受着免费高速、和家人的团聚,他们却要奋战在一线,管控、巡逻。遇到灾害性天气,路况复杂,他们的工作量就会更大,需全警出动。(王科)
新闻推荐
本报讯(赵广)近日,榆林高交六大队店塔中队对近几年来查扣、收缴的30多副机动车假牌、套牌进行了集中销毁。据悉,为了强化机动车牌证管理,遏制假牌套牌,确保道路交通安全。榆林高交六大队不断...
榆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榆林这个家。